大陸突喊通緝臺心戰隊18人 蘇紫雲提恢復「兵籍號碼制」防護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資料照片/姚志平攝)

大陸近期再度升高對臺情報戰。繼10日公佈3名疑涉「臺獨水軍」的臺灣人士後,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11日發佈懸賞公告,徵求18名臺灣軍方「政治作戰局心理作戰大隊」人員的「犯罪線索」,並聲稱已掌握該單位超過250名成員的身分與職責。對此,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所長蘇紫雲建議,軍方可重新評估恢復「兵籍號碼制度」,作爲保護人員個資的另一道防火牆。

依大陸央視旗下媒體《日月譚天》指出,大陸對「心戰大隊」採取行動,是「依法嚴懲臺獨勢力」的最新措施,強調針對性更強,意在向臺獨分裂勢力釋出明確信號,任何人膽敢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必將依法嚴懲。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也指出,此舉是落實「依法懲治臺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意見」的具體行動,顯示中方在政治與法律戰線上將持續加強施壓。

公開資料顯示,中共今年以來已多次對臺軍事單位出手,對象涵蓋軍情局、政治作戰局心戰大隊及資通電軍等部門。今年6月廣州公安曾發佈懸賞通緝20名資通電軍人員,大陸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等機構隨後亦聯合發佈報告,曝光所謂資通電軍的組織架構、工作地點及任務細節。中共國安機關甚至聲稱已查獲臺方使用的多個網攻平臺,惟並未證實是否掌握完整名冊。

而我國防部迴應則指,中共頻繁利用官媒發佈「舉報」與「通緝」訊息,是藉由臺灣自由開放的資訊環境拼湊與僞造個資,意圖動搖民心士氣;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林穎佑分析,中共此舉也具有「殺雞儆猴」的對臺威懾意圖,時間點選在雙十節前後,更帶有強烈的政治宣傳意味,並研判因我方近年加強相關網路防護戰,也或許讓中共認爲必須採取反制。

而蘇紫雲表示,這是中共國安單位今年第4度拋出臺灣「網軍名單」,無論內容真僞,國軍應藉此契機全面檢視資安防護體系。他建議,軍方可重新評估恢復「兵籍號碼制度」,作爲保護人員個資的另一道防火牆,以防資料遭到拼湊外流,進而被對岸用於心理戰與輿論攻擊。他強調,面對中共的多層次滲透與資訊戰,臺灣必須建立更嚴密的資安防護與心理防線,才能避免成爲對方「法律戰」與「認知戰」的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