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臺資租賃 去年獲利年減近2成 寫近年最大跌幅
其中銀行體系租賃公司獲利表現疲弱,16家公司僅繳出約4億元的盈餘,年減幅度高達49%;非銀行體系亦減少近20%。
若進一步排除中租控股旗下兩家表現穩健的子公司,其餘非銀行業者總盈餘僅約15.5億元,年減幅度擴大至32%,反映出中小型業者所面臨的經營壓力日益嚴峻。
從個別公司來看,盈餘下滑已成普遍現象。27家公司中,有多達19家出現獲利衰退,其中12家跌幅超過三成,甚至有3家公司由盈轉虧,顯示市場壓力之重。 不過,仍有5家公司表現亮眼,逆勢繳出盈餘成長或虧轉盈的成績,包括華南國際大增58%、領航租賃成長41%,臺新租賃與上銀融資亦擺脫2023年虧損,展現復甦契機。
回顧歷年走勢,2019年至2022年間,大陸臺資租賃業整體獲利呈現穩定成長,由97億元增至171億元,年增率多數超過10%。惟2023年開始出現下滑,2024年則爲近年以來首次出現明顯衰退。
對於2024年獲利下滑的原因,業界人士指出,一方面是部分業者採取保守策略、降低新案承作量,另一方面則受惠普金融政策影響,租賃利率明顯下調,直接壓縮利差。
此外,資產品質下滑也推升壞帳與撥備費用,使整體營收與獲利雙雙承壓。
展望未來,業者普遍認爲,市場是否能夠重啓成長動能,將取決於整體經濟環境復甦速度,以及業者自身的風控能力與轉型進程。
有業者已開始積極認列壞帳,短期獲利仍可能承壓;但也有部分公司營運已觸底反彈,原本有機會走出谷底,不過,在川普對等關稅貿易戰開打之後,由於中美兩國互不相讓,各自出招,但是否會讓一些企業再被補一槍,依然讓臺資租賃業者膽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