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水工再生水技術 助攻永續水循環
設計智慧、模組化且合乎規範的回收水系統 協助各類用戶達成水源多元化
垃圾滲出水,污水廠俯視圖。大陸水工/提供
隨着全球水資源日益匱乏,再生水逐漸從「備援水源」升級爲城市韌性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基礎建設。依據OECD與聯合國報告,2050年前全球40%以上的城市將面臨不同程度的水資源風險,國際間已逐步建立再生水的品質標準與應用分級,如ISO 16075、WHO準則與各國飲用、非飲用回收水規範,以確保再生水安全、穩定且可被大規模運用。
臺灣正積極落實回收水利用管理制度,透過《水再生利用管理辦法》規定再生水水質應符合不同用途的標準,常見的再利用等級包括工業冷卻用水、灌溉用水、消防備援用水與道路清潔用水等,各項指標如BOD、SS、pH、總溶解固體(TDS)、大腸桿菌數等,皆有明確數值限制,以保障使用者健康與環境安全。
放流水與再生水不同:放流水僅需符合《放流水標準》,不代表可直接再利用;再生水則需符合再利用用途所要求的「更嚴格」標準。在這樣的政策背景與產業需求下,大陸水工憑藉多年工程經驗與專業水處理技術,持續引領國內再生水工程實務與系統設計潮流。
在某指標性國際高樓中,公司導入中水與雨水回收處理系統,應用生物處理、砂濾、活性碳吸附與陽離子交換等多段處理技術,有效去除雜排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懸浮固體與微生物,並控制回收水於pH 6~9、BOD5<5mg/L、SS<5mg/L、大腸桿菌數<100 CFU/mL 的高規格水質標準。回收水每日可供應800立方公尺,支援建築內冷卻、衛生與灑水系統,展現高樓用水韌性的最佳實踐。
在特殊廢水處理方面,公司亦於掩埋場滲出水回用項目中,運用活性污泥、接觸曝氣、逆滲透與氨氣提塔設備,成功將高濃度污染水處理至符合再生水回收規範,可應用於城市灑水、植栽灌溉及逆洗用水,平均COD降低達91%、BOD5降幅達83%、SS降幅達86%,放流水NH4+-N亦控制在20mg/L以下,品質穩定、安全可靠。
放眼國際,再生水不再是應急資源,而是城市水策略的長期解方。大陸水工持續配合政府推動政策與法規制度,設計更智慧、模組化且合乎規範的回收水系統,協助各類用戶達成水源多元化與環境永續目標。
從建築到城市,從水源到回收,大陸水工將持續站在環境工程的最前線,爲臺灣再生水技術與管理創造更深、更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