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拚晶片自主 大基金三期首投曝光

▲中美半導體角力。(圖/路透)

記者楊庭蒝/綜合報導

在美中科技角力持續升溫之際,中國大陸官方再度加碼扶持半導體產業。由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俗稱「大基金」)主導的第三期基金,近日首度披露投資動態,旗下子基金「國投集新」擬入股半導體設備商拓荊科技的子公司拓荊鍵科,這被視爲大基金三期啓動「實戰」的第一步。

大基金三期於去年成立,規模高達人民幣3440億元(約新臺幣1.46兆元),資金體量超越前兩期總和。該基金今年初先後設立三檔子基金,包括華芯鼎新、國投集新與國家人工智慧產業投資基金,註冊資本分別爲930.93億元、710.71億元及660億元。過去各方多在觀望,直到拓荊鍵科的融資案公開,才顯示三期基金正式啓動投資。

根據公告,拓荊鍵科以投前估值25億元人民幣,計劃融資不超過10.39億元,其中國投集新認繳金額不超過4.5億元。拓荊鍵科聚焦於三維積體電路(3DIC)設備研發與產業化,屬於晶片製造的關鍵環節,長期被視爲大陸半導體產業的「卡脖子」領域。分析指出,這項投資符合大基金「補鏈強鏈」的策略方向,亦象徵三期基金將快速鎖定短板技術並加速落地。

此時點的投資動態,與近期半導體領域的國際摩擦相互呼應。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日前將23家中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其中包含13家積體電路企業;大陸則隨即對原產於美國的模擬晶片啓動反傾銷調查,指控其對華傾銷幅度高達300%,涉案產品市佔率超過四成。此舉被視爲強化國產替代、減少對美依賴的重要信號。

在雙邊摩擦與政策推動下,市場情緒亦快速反映。9月15日早盤,半導體設備ETF(561980)一度直線拉昇,漲幅達2.07%,成交額突破6000萬元。成份股中,拓荊科技股價勁揚近12%,海光資訊漲逾7%,中芯國際、至純科技、中科飛測、芯源微等多檔個股漲幅超過3%,顯示資金正加碼佈局相關板塊。

除大基金三期外,近期地方國資亦積極籌建半導體基金。上海、北京、浙江、江蘇等地已紛紛展開投資專案,涵蓋晶片設計、製造、設備與材料等全鏈條。9月初,長江存儲旗下的「長存三期」在武漢成立,註冊資本207.2億元,規劃於下半年啓動全國產設備的NAND生產線試運行,標誌大陸在存儲產業鏈上亦持續突破。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被視爲半導體國資基金「實戰元年」。隨着大基金三期率先落子三維積體電路設備領域,加上地方基金同步推進,未來將形成「中央基金帶動、地方基金呼應、民間資本跟進」的投資格局,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鏈進一步邁向自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