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連續第7個月減持美債 連13個月增持黃金
大陸連七月減持美債,10月持有規模降至7,696億美元。 (香港中通社)
大陸持續減持美國國債。美國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十月大陸持有美債規模降至七六九六億美元,較九月減少八十五億美元,爲連續第七個月減持,持倉規模也續創二○○九年五月以來新低。分析指出,這主要與美債價格下跌引發的估價效應有關,同時也有助於穩定人民幣匯率,並符合北京外匯存底多元化政策。
根據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大陸自去年四月起,美債持倉維持低於一兆美元;去年八月至今年二月連續七個月減持美債,三月曾一度增持,四月起又開啓新一輪減持。截至十月,大陸美債持倉較去年底減少九七五億美元,下降百分之十一點二。
綜合新京報、澎湃新聞報導,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分析師白雪分析,自二○一三年底大陸對美債持債規模達到高峰後,十年來持有規模降幅接近百分之卅四,減持已成長期趨勢。而二○二二年之後加速減持,主要與美債價格下跌引發的估價效應有關,從外儲保值考慮,屬於「被動減持」。
白雪還表示,俄烏衝突爆發後,國際社會對俄羅斯實施的金融制裁,有着前車之鑑,進而提高了大陸外匯存底多元化的緊迫性,大陸因而也「主動減持」美債。
大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系教授龔炯認爲,隨着人民幣走貶,大陸透過拋售美元穩定人民幣匯率,減持國債即爲一種方法。另一方面,在大陸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背景下,必須以龐大的外匯存底規模作爲後盾,減持美債即爲正常金融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有大陸學者近期呼籲應「穩步減持美債」。前人行貨幣政策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日前表示,美國國債對GDP之比將持續攀升、聯準會升息加速美國海外債務惡化,因此大陸有序減持美債「是必要的」,且應加緊調整海外資產負債結構。
大陸提升外匯存底多元化也反映在持續增持黃金。據大陸人行數據,截至十一月底黃金儲備爲七一五八萬盎司,較上月上升卅八萬盎司,是連續第十三個月增持黃金。匯管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指出,大陸國際儲備中黃金儲備的佔比明顯偏低,與美國等相比的儲備絕對量也較低,此操作符合大陸戰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