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連轟美打壓晶片「單邊霸凌」! 學者曝用意
學者就陸嚴厲抨擊美打壓陸晶片指有利後續經貿協商。(大陸外交部)
大陸《環球時報》22日報導,中方接連表態,抨擊美國發布意在打壓中國人工智慧(AI)的指南,是典型單邊霸凌和保護主義做法,大陸專家表示,中國商務部的連續表態,一方面是抨擊美國荒誕的晶片政策;另一方面是在中美將繼續就經貿問題協商背景下,希望美方能夠與中國相向而行,爲雙方達成有利於兩國、有利於國際經濟合作、有利於世界福祉的協定作貢獻。
《環球時報》報導,大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安全與治理研究院研究員樑懷新表示,美國對升騰乃至對中國AI的打壓,可以說是美國對中國進行晶片「卡脖子」這個「荒誕連續劇」續集。美國原本的目標是透過禁止所謂「中國獲得美國的先進晶片」來打壓中國AI產業。但結果是,美國不但沒有實現其目標,反而讓中國的晶片自研取得迅猛發展。在此背景下,爲了遏制中國晶片搶佔市場,美國商務部發布新的指南,以避免美國晶片「自娛自樂」。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霍政欣指出,中方採取的反制,是對於美國針對中國實體和個人非法採取歧視性措施的合法反制手段,是基於中國法律和國際法認可的管轄權依據管轄,和美國違反國際法毫無節制地濫用「長臂管轄」有本質區別。
大陸通信與互聯網行業分析師馬繼華稱,由於美國AI政策多變且不透明,全球許多國家不再依賴其基礎設施,而是加快自主AI體系建設。這種「去美國化」的趨勢不利於AI技術的全球化協同發展,反而會導致各自爲政、效率下降,美國自身也將因此失去全球發展機會。
《環時》報導,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表示,美方對華高科技打壓是長期戰略。美國認爲在科技上仍領先於中國,因此更要透過對華打壓的方式維護其國際主導地位。儘管如此,中國科技發展內生動力強,後勁足,被美方「卡脖子」領域越來越少。宋國友表示,美方要認識到中美科技經貿關係合作與競爭並存,不能只從競爭和對抗角度處理對華經濟科技關係,否則對其長期自身利益反而造成更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