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鋼鐵業本季形勢仍嚴峻 政策調控效力有限

在傳統需求淡季、供應過剩背景下,大陸鋼價上漲不易。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陸官方9月推出穩定鋼鐵行業發展的方案,不過展望鋼市,從產業鏈角度看,鋼鐵行業第4季形勢仍嚴峻,鋼廠效益管控比上半年要難,鐵礦砂業者對海外貨幣政策比較敏感,又逢第4季鋼廠冬儲,原料價格易漲難跌。然而,在傳統需求淡季、供應過剩背景下,大陸鋼價上漲不易。

大陸工信部等五部門在9月下旬印發《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主要舉措延續近年來鋼鐵行業調控思路:加大產能置換力度,繼續實施產量壓減政策等,盼改善鋼鐵業過剩產能困境。

期貨日報報導,江蘇富實數據研究院院長蔡擁政表示,第3季原燃料價格走勢偏強,鋼廠採購難度加大。部分鋼廠建材已無利潤可言,電爐鋼更是減產檢修增加。由於市場擔心大陸國慶中秋連假期間鋼廠供應維持高位而需求走弱,鋼價再度在節前下跌,整個鋼價走勢和去年節前截然不同。

中輝期貨黑色金屬負責人陳爲昌分析,需求端雖有造船、汽車以及旺盛的出口支撐,但房地產和基建的弱勢拖累建材消費持續下滑,整體鋼材需求仍然較弱。第4季進入建築鋼材季節性淡季,卷板以及出口出現明顯增量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東海期貨黑色金屬首席研究員劉慧峰認爲,對鋼材價格走勢不宜過度悲觀。

因大陸官方推出穩增長方案,強調要落實年度粗鋼產量調控任務,並在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目標任務。隨着第4季需求的進一步走弱,鋼廠主動減產意願會有所增強。

以建材鋼鐵爲例,陸產業媒體「我的鋼鐵網」分析,建築鋼材市場在10月或將進入「供需再平衡」與「政策託底」的關鍵博弈期。10月建築鋼材價格支撐取決於政策力度和鋼廠的實質性減產規模,鋼材價格或將在多重消息推動下劇烈震盪,價格重心或將繼續小幅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