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電動車競爭力爆發 美媒驚:3國已被捲入海嘯第一排
大陸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新華社)
大陸汽車產業近年迅速崛起,但隨着大陸市場逐漸趨於飽和,車企已將目光轉向國際舞臺,掀起新一波全球競爭。根據CNBC報導,大陸電動車在海外的影響力正快速擴張,預估到2030年,大陸汽車年出口量將增加至900萬輛,這對於泰國、南非、西班牙等汽車製造規模較小的國家,已經形成不容忽視的壓力。
尤其大陸電動車崛起的速度和規模超乎預期,標普全球行動服務公司競爭情報與市場分析副總裁萊恩指出,大陸電動車產業已成爲重塑全球汽車市場的重要力量。以比亞迪爲例,該公司在過去三年中,每年產量都增加約一百萬輛,成長幅度令傳統車廠備感壓力,更重要的是,大陸品牌的競爭力不再侷限於國內市場,而是全面擴展至全球。
數據亦印證了這一趨勢。2023年,大陸已超越日本,成爲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去年大陸汽車銷量飆升至創紀錄的3140萬輛,其中電動車佔總產量的41%,顯示新能源車已成產業核心。
萊恩預測,到2030年,大陸每年將生產3600萬輛汽車,佔全球總產量的四成,而出口量也將自2020年的100萬輛,成長至900萬輛,對全球汽車市場版圖帶來深遠衝擊。
面對這股浪潮,製造業規模較小的國家正首當其衝,泰國、南非及西班牙等市場已經出現壓力。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總幹事西德弗里斯直言,大陸已成爲全球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對手」。
大陸電動車以高性價比與快速創新打入海外市場,讓西方車企備感壓力,Uber執行長庫斯洛沙希(Dara Khosrowshahi)近日在受訪時,分析大陸之所以能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脫穎而出,關鍵在於激烈的本土競爭,在政策推動與地方自主競爭的雙重作用下,形成一種「上有政策、下有競爭」的局面。他認爲,這樣的模式正是一種「兩全其美」的產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