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打「稀土牌」重擊歐洲強國!百萬就業人口面臨大危機

大陸打稀土牌,德國雖然身爲歐洲經濟強國,卻面臨隱憂。(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大陸日前宣佈自12月起強化稀土出口管制,範圍擴及含有大陸稀土及相關技術的產品,此舉被視爲對全球稀土供應的進一步管控。由於全球高度依賴大陸稀土,這項政策在美中貿易對抗背景下,已引起德國產業界高度關注。

根據德國產經媒體「商報」報導,顧問公司麥肯錫最新研究顯示,德國約有100萬名勞工從事高度依賴稀土原料的產業,包括汽車製造、能源及航太等關鍵領域,每年爲德國經濟貢獻約1500億歐元(約5.42兆新臺幣),並帶動約300萬名間接受益勞工。

因此,若大陸中斷稀土供應,恐對德國經濟造成重大沖擊,可能影響多達400萬個直接與間接工作機會,涉及產值高達約3700億歐元(約13.2兆新臺幣),相當於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9%。

德國經濟研究所專家貝爾(Cornelius Bähr)也認爲,麥肯錫的估算具有合理性。根據IW過去研究,德國約有130萬名勞工從事含稀土成分產品的生產,若供應中斷,將對就業市場造成明顯壓力。

麥肯錫德國辦公室合夥人霍夫曼(Christian Hoffmann)指出,過去產業界對原物料議題主要關注價格波動,但如今供應量是否足以支持生產更重要,例如用於光纖、半導體及軍事設備的重要材料「鍺」,大陸自去年底停止對美出口,並大幅減少對歐盟供應,已導致今年上半年歐洲進口量較去年同期下降近六成,顯見衝擊巨大。

尤其德國目前經濟疲弱,預計今年經濟成長僅增0.3%,這也反映在就業市場上。今年8月,德國失業人數十年來首次突破300萬大關。如今北京的稀土政策也牽動德國產業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