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創新聚落數量稱冠全球 24個產業集羣擠進百強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佈資料顯示,2025全球百強創新集羣(產業聚落)排名中,「深圳-香港-廣州」超越「東京-橫濱」,躍居創新集羣榜首。(取材自港府臉書)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佈資料顯示,2025全球百強創新集羣(產業聚落)排名中,「深圳-香港-廣州」超越「東京-橫濱」,躍居創新集羣榜首。
今年中國大陸擁有24個創新集羣躋身百強,數量最多,且連續三年領先,而美國緊隨其後,有22個。
全球創新指數每年對世界各國和經濟體進行排名,其中的創新集羣是指匯聚發明家、科研作者和風險資本活動,推動變革性創意誕生的地區。WIPO指出,2025年界定全球百強集羣的指標有三項指標:一是側重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已公開專利申請中所列發明人的所在地;二是考慮已發表科技論文中列出的作者;三是風險資本交易地,該指標強調創業活動和創新融資。
全球創新集羣及其指標占比
此前,深圳-香港-廣州的創新指數連續五年居全球第二,由於今年評選將風險資本交易活動作爲新指標,重塑排名格局。測算顯示,今年深圳-香港-廣州集羣風險資本交易量全球佔比達2.9%,東京-橫濱集羣爲2.2%。聖荷西-舊金山以6.9%居冠,也拉動排名上升三位,成爲全球第三創新集羣。
據排名榜單,三至十名的集羣分別是:聖荷西-舊金山、北京、首爾、上海-蘇州、紐約市、倫敦、波士頓-劍橋、洛杉磯。
第一財經報導,WIPO總幹事鄧鴻森表示,今年納入風險資本交易活動,重新校準對創新實力的認知,結果突顯哪些集羣正在將科學研究轉化爲經濟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入風險資本交易數量作爲變量後,中美之間的差距也縮窄。
科學論文發表量前三名集羣分別爲北京(佔全球總量的4%)、上海-蘇州(2.5%)和深圳-香港-廣州(2.4%)。PCT申請量佔比最高的集羣爲東京-橫濱(10.3%)、深圳-香港-廣州(9%)和首爾(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