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半導體禁令有破口!美衆院急喊堵「它」

美國衆議院委員會在調查發現,中國晶片製造商去年竟還能採購高達380億美元的先進設備,國會議員因此呼籲美國政府應該對銷往中國的晶片製造設備擴大管制。(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衆議院委員會在調查發現,中國晶片製造商去年竟還能採購高達380億美元的先進設備,國會議員因此呼籲美國政府應該對銷往中國的晶片製造設備擴大管制,包括將那些可以實現「中國製」設備的零組件納入出口限制。

根據衆議院中國事務特別委員會週二發佈的報告,美國、日本和荷蘭發佈的規定不一致,導致非美系晶片設備製造商向一些中國公司提供那些美國企業不得銷往中國的產品。

該衆院委員會呼籲美國及其盟友對銷往中國的晶片製造設備實施更廣泛的禁令,而非只針對特定中國晶片製造商收緊出口管制。

該兩黨共同完成的調查報告指出,這380億美元是在沒有違反法規的情況下,向五大半導體制造設備供應商採購產品,金額較2022年美國祭出多項相關管制時暴增66%。這筆金額佔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科磊(KLA)、艾司摩爾(ASML)和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營收總額的近39%。 該報告警告,這些設備的銷售使中國在許多半導體領域的製造方面越來越具競爭力,對全世界的人權與民主價值造成深遠的影響。

東京威力科創美國分公司總裁Mark Dougherty表示,今年這個產業的中國營收已經開始下滑,部分受到新規定影響。他並表示該公司支持美國和日本政府在這方面加強彼此間的協同行動。

艾司摩爾、科磊、應材和科林研發沒有發表評論。

這份報告建議美國政府擴大對晶片製造設備出口中國的管制,包括應收緊對那些中國可用來自行打造晶片製造工具之零組件的出口限制。

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資深研究員Craig Singleton表示,中國正試圖改寫整個供應鏈,曾經的利基型(niche)設備領域如今已經成爲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