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一高校全員欠薪?校方:7月工資已正常發放 35億欠款不知情
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
近日,有“大連科技學院全員停發工資,開學面臨停擺”的帖子在網絡上流傳,引發熱議。在帖文評論區,出現了一封落款爲“大連科技學院工會委員會”的《致全體教職員工一封信》。信中透露,在未收到任何法律文書和通知的情況下,學校各類相關賬戶被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導致7月工資未能如期發放。學校工會承諾爲全體員工發放臨時困難補貼和慰問補貼。
8月24日,封面新聞記者致電大連科技學院覈實是否存在教師欠薪的情況,學院方面迴應現在已正常發放工資。“目前學院都是正常運行的,之前確實有過7月份欠薪情況,但現在已經解決完畢,不知道他們是從哪來的消息。”
涉事校方被執行總額超3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大連科技學院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旅順經濟開發區,是一所理工類民辦高校。學院於2002年7月建校,前身爲大連交通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2011年,學校改製爲民辦普通本科大連科技學院。封面新聞梳理髮現,大連科技學院背後的企業大連陽光世紀教育同樣官司纏身。學校副董事長、常務副校長高小涵作爲學校法定代表人,同時也是大連陽光世紀教育法定代表人。
企查查信息顯示,大連科技學院目前共有2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過2.3億元,而歷史被執行人信息共35條,被執行總金額超過35億元。
對此,封面新聞記者在與大連科技學院覈實欠款時,對方稱並不知情。“我們以前也沒有欠薪的行爲,對於欠款也不是很瞭解。”
其中,8月4日新增1則恢復執行信息,執行標的超過1.3億元,執行法院爲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這與內部信中提到賬戶被凍結的時間點吻合。
據瞭解,大連科技學院本科專業學費爲每年26000元-28000元,專科學費爲每年18000元。8月17日,大連科技學院官方微信公衆號還發布了2025年招生情況,稱已面向全國22個省份錄取本科新生2900餘人。
此外,該校近期還新裝修了宿舍樓,並在招生季多次宣傳寢室環境。甚至發佈了2025年招聘計劃,招聘專任教師、專業帶頭人、輔導員等42人。“學校是裝修了宿舍,馬上開學了。”大連科技學院告訴封面新聞記者。
與外界的高度關注相比,在校生似乎對此事並不十分了解。一位大三在校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關於學校全員停薪的事,自己也是從網上看到,內部並未引起過多討論。
“每年交近三萬的學費,如果連教師工資都發不出來,怎麼保證孩子的教育質量?”
生源減少:民辦高校的困境
據公開數據,2001年,全國實施學歷教育的民辦高校只有124所,佔全國高校數量的比重不到1/10,民辦高校在校學生佔全國高校在校生數量比重不足5%。截至2024年,我國共有民辦高校803所,佔總數近1/4,也就是說,每五個大學生裡就有一個來自民辦高校。
然而,有研究預測,2034年後,高等教育生源量將大幅縮減約40%。在人口減少對高校的衝擊風暴裡,民辦高校首當其衝。
近年來,不少民辦高校爲擴大規模,不惜高額舉債,甚至通過“學費質押”等方式獲取貸款,一旦生源波動或政策收緊,便可能陷入債務危機。
福建某民辦高校教師王悅家(化名)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民辦高校的生存邏輯不能完全市場化,教育本身具有公益屬性,過度依賴資本運作只會埋下隱患。”
浙江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學院分中心執行主任闕明坤錶示,傳統民辦高校要想突圍,就必須在辦學定位、資源投入與專業設置等方面做出實質性改變,尤其是要遵循教育規律,聚焦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