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花之道」變身戶外教室 幼兒園打造童趣植物介紹牌
中臺科技大學攜手益民非營利幼兒園利用「花之道」場域,帶領孩子認識植物和社區,孩子們不僅實地觀察植物,也繪製植物標示牌,17日爲花之道立起介紹牌。(潘虹恩攝)
中臺科技大學攜手益民非營利幼兒園利用「花之道」場域,帶領孩子認識植物和社區,17日舉辦成果發表併爲花之道立起介紹牌。(潘虹恩攝)
中臺科技大學攜手益民非營利幼兒園利用「花之道」場域,帶領孩子認識植物和社區,17日舉辦成果發表。(中臺科大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臺中市大里區長榮裡「花之道」綠廊種植近200種花草植物,與步道相鄰的益民非營利幼兒園,爲培養孩子對社區的認同,攜手中臺科大USR團隊,帶領幼童實地踏查植物,參與花道整理與認養行動,並親手製作繽紛童趣的花草告示牌,17日舉辦成果發表會,孩子們也親自插上介紹牌,爲花之道增添一抹童真的色彩。
「花之道」前身是長榮裡綠園道,是地方重要休閒綠廊空間,也是鄰近益民國小學童的通學要道,因開闢逾30年路面竄根嚴重,中市議員林碧秀與長榮里長洪資源爭取打造「花之道」,去年5月完工,廊道並種下近200種花草植物。益民非營利幼兒園和中臺科大兒童教育暨事業經營系約20位師生帶領幼兒園孩子進行環境清理、區域命名、設計植物認養卡和介紹牌等系列課程,17日舉辦成果發表。
益民非營利幼兒園園長林思岑說,學校坐落在大里中心,擁有社區場域和中臺科大的資源,規畫課程讓孩子認識生活的社區,培養在地認同感。孩子們也發現花之道缺少植物標示牌,團隊帶着孩子去認識各種花草的外形、香味和特性,回到教室融合語文、藝術創作和錄音等不同學習區,繪製告示牌、錄製語音介紹並製作QRcode,回饋社區。
中臺科技大學兒童教育暨事業經營系主任李英中表示,感謝教育部與中臺科大的支持,結合繫上師生團隊和幼兒園、社區的資源,設計教學活動讓孩子透過實地踏查認識花草,並把觀察經驗轉化爲創作。很多孩子都分享,帶父母來看時,父母都很感動也驚訝孩子們的表現。希望持續透過大學社會責任計劃,把大學、幼兒園和社區結合起來,讓社區更美好。
洪資源分享,過去的綠園道歷經30多年年久老化,出現磁磚破損、積水、路燈老舊等問題,花之道改善環境之餘,鄰近的益民國小與非營利幼兒園也受惠。感謝中臺科大與幼兒園攜手,讓孩子在賞花、認識植物過程中體驗花之道的魅力,不僅是優質的環境教育,也是社區建設與學校合作的成功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