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續搭鏡頭規格升級潮!「可變光圈」明年上陣 技術難度大突破
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圖/本報資料照片
手機鏡頭龍頭大立光今日舉行法說會,雖第二季遭遇匯損風暴,但繼日前提到有部分機器人相關鏡頭專案後,今日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還釋出手機鏡頭規格升級、獲得新專案等利多,尤其取得「可變光圈」鏡頭專案、摺疊手機與超薄手機鏡頭規格持續提升等,「明年會有可變光圈的case會出來」,林恩平說。
大立光持續聚焦高階鏡頭技術維持競爭優勢,林恩平指出,可變光圈技術涉及致動器精密調控、鏡頭設計同步優化,價格將優於現有中高階產品,並將參與部分零組件製造。
林恩平解釋,可變光圈技術難度在於:若只有一個固定光圈,光學設計上會有一個最佳設計值;但如果要做到四個不同光圈,就必須針對每一個光圈找到各自的最佳設計。然而這些不同光圈的最佳設計之間往往互相沖突,因此必須將它們疊合在一起,找到彼此之間的平衡點。但這樣一來,製造上可接受的誤差(buffer、公差)就會變得非常小,導致光學設計和製程調校(filer tuning)會變得非常困難。
也因此,明年大立光將開始出貨可變光圈相關專案,主要應用於旗艦手機主鏡頭,若市場反應良好,將下放至其他機型,雖然良率「比較挑戰」,但價格會「好一點」,有益提升ASP(平均銷售單價)。
今日法人也相當關注摺疊手機與超薄手機趨勢,林恩平指出,確實鏡頭設計的趨勢是愈變愈薄,這也更考驗製程和良率,讓鏡頭變得更難製造,當光學設計和製造難度大幅提升,理論上會帶動更高的ASP。
大立光目前有在出貨2億畫素以上之鏡頭,在變焦鏡頭部分,亦有小型專案放大倍數,從五倍增長到六倍、八倍甚至十倍以上趨勢。大立光在AR眼鏡,也取得一些新客戶;另外,下半年已開始出貨機器人鏡頭,雖然量能不大,但除日前提及的5P之外,還有新產品持續開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