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Q2獲利大減84%「EPS僅7.73元」 林恩平認:匯損影響大
▲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高兆麟/臺北報導
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3008)今(10)日舉行法說會,公佈2025年第二季財報,受到新臺幣急升衝擊,單季認列高達42.2億元匯損,拖累稅後淨利僅10.32億元,較第一季大減84%、年減77%,每股盈餘(EPS)降至7.73元,創下2012年第二季以來新低。
第二季大立光營收達116.73億元,季增4.6%;毛利率爲53.6%,在新機種價格支撐下僅小幅下滑。不過,業外認列30.85億元損失,其中匯損達42.2億元,爲單季獲利大幅滑落主因。累計上半年EPS爲56.01元。
董事長林恩平坦言,匯率影響營運「蠻大」,並指出新臺幣升值對營收與毛利率均有明顯衝擊。不過,他也透露,第三季在新機拉貨帶動下,7月比6月好,8月又比7月更佳,傳統旺季效應可望支撐第三季營運動能。
針對產能與海外佈局問題,林恩平表示,目前產能已滿載,新廠規劃中,但「離開臺灣做鏡頭是蠻難的」,海外設廠須考量勞工素質與土地取得等條件,目前仍在評估階段。
產品組合方面,第二季1000萬畫素鏡頭佔比最高達50%至60%,2000萬畫素以上產品則佔20%至30%,800萬畫素以下則佔比不到一成,其餘則爲其他等級鏡頭。
林恩平也提到,第二季曾受稀土原料出口管制影響,短期內一度無法出貨,不過目前狀況已排除,第三季出貨可望順利。他指出,大立光本身並未直接對美出貨,因此近期美國擬針對中國手機課徵關稅並未對公司造成實質影響。
展望後市,林恩平認爲,新產品有助支撐毛利率表現,但仍須密切關注匯率變動與地緣政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