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死後,一代豔星瘦成紙片人,幹保潔,做服務生,渴望普通生活

有人說:顏值加上任何一張牌都是王炸,學歷、家庭、背景、智慧、才華,唯有單出是死局。

深以爲然。

一個女人如果單憑美貌換取資源,卻不具備基本的原則和底線,缺乏必要的認知與智慧,她的美貌一定會帶來災難,這點在香港豔星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鄭豔麗,有着天使面容,魔鬼身材,《借種》中的她一襲白衣扎白花曾驚豔過多少人?

鄭豔麗有着先天的優勢,起點也不低,十多歲就出道,而後搭檔梁朝偉出演《俠客行》,她站在梁朝偉的身邊,身後是鄧萃雯。可惜她沒有像鄧萃雯一樣靠自己打出王炸,後來的她瘦成紙片人,幾度住進icu,做清潔工,當服務員都沒人要,境況令人唏噓不已。

鄭豔麗生於七十年代初,家境普通,父親嗜酒,母親好賭,生於這樣家庭的她可能一開始就註定了是個悲劇。

但老天也算公平,她生的白皙漂亮,長得高挑,走在人羣中是絕對的亮眼。

17歲,她被星探相中,星探向她描述了娛樂圈的光鮮繁華,沒經世面的鄭豔麗被吸引,爽快答應拍了第一支廣告。

鄭豔麗或許天生吃這碗飯的,初次拍攝很順利,面對鏡頭她也很鬆弛自信,第一支廣告出來效果不錯,公司決定力捧她,先是參加“銀河新星”的比賽,而後正式入圈拍戲。

金庸先生贊她“眼睛睜得大大的,雖不明豔絕倫,但神色間多了一份溫柔,卻也嫵媚可喜”,足見其被看好。

之後的兩年裡,鄭豔麗又拍攝了《愛在明天》《天使風雲》等片,星途坦蕩,可惜她沒能守住自己的底線,爲金錢折了腰。

當時鄭豔麗被星探發掘時,對方給她描述的是錢好賺,名好出,然而等她真正進入這行才發現沒那麼容易,累不說,錢還少,尤其九十年代在風月片的衝擊下,她最終選擇了走捷徑。

一開始,她拍寫真試水。

沒想到反響很激烈,之後她越拍越大膽,走進了風月片賽道。她天真的以爲,只要自己守住最後的底線,將“不全漏”寫在協議中就萬事大吉。

不曾想在拍攝時,資本爲博眼球要求全露,鄭豔麗自是不答應,此時也是案板上的魚肉,怎麼由得她。

縱使她有萬般委屈,也無處申訴,這也就更加強了她要成名的執念,她以爲只要自己足夠紅就能與資本抗衡擁有話語權和自由。

然而,她還是太天真了。她不知道人的慾望一旦蔓延開,人生就會失去控制。

之後的鄭豔麗因爲風月片紅極一時,可她也被貼上了“脫”星的標籤,爲了尋求新的出路,她前往臺灣發展。

沒想到這一去更是將她推向了深淵泥潭。

當然,她自己不這麼認爲,即使多年後她的靠山崩塌,自己前路迷茫,她仍然覺得那個人是她的依靠。

當時鄭豔麗到臺灣不久,朋友就向她引薦了黃任中。

黃任中被媒體稱爲“臺灣三大丑男”之一,但其背景顯赫,坐擁鉅額財富,他的身邊也從不缺乏鶯鶯燕燕。

對鄭豔麗,黃任中是一眼相中,他在她面完美的前展現了他的個人(金錢權益)魅力。

在香港受盡屈辱的她以爲自己找到了強大的靠山,即使她知道他風流成性,有不少女朋友乾女兒,她也甘願做她“乾女兒”,她搬進了他的豪華別墅,與衆多女人一起伺候他。

她稱他爲“少爺”,以能坐在他身邊吃飯爲榮,以比別人拿的紅包厚爲傲。

她以爲自己被偏愛,她沉迷在這種被呵護的幸福感裡全然沒有失去他的危機感,她沒想過如果離開大佬,自己還能不能好好生活。

2004年2月,黃任中因糖尿病引發多種嚴重併發症去世,這對鄭豔麗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首先作爲愛人,她覺得自己失去了最愛的人,再次他倒了,她失去了靠山,她身邊的妖魔鬼怪都露出了真面容,對她各種奚落嘲諷。

別人怎麼說,鄭豔麗可以不理,但親媽的諷刺與吐槽讓她心灰意冷,她曾站在窗前,想一了百了。

可她終究是沒勇氣跳下去,她決定重啓人生。

然而多年的圈養已經讓她失去了競爭的能力,拾起老本行,她已經沒了昔日的靈氣與美貌,無論是臺灣的娛樂圈還是香港的娛樂圈都沒有她的一席之地。

僅有的那點,也是她曾經“風月女神”的標籤且是爲了佔盡便宜。娛樂圈走不通,那就換條路,她嘗試用黃任中給她的最後一筆錢,在臺開餐廳。

開餐廳看似沒門檻,實際上水很深,毫無商業經驗的鄭豔麗血本無歸。之後爲了生存,鄭豔麗跟底層牛馬一樣投簡歷,找工作,然而只會寫名字和身份證號碼的她毫無競爭力。

她曾擺過地攤,做過清潔工,在麥當勞當服務生,她努力地賺錢養活自己,笑對生活,但迎接她的是同事的欺凌,病魔的纏身。

鄭豔麗自曝自己曾患上嚴重厭食症,兩度因昏厥被緊急送進icu,生命一度垂危。

“大部分日子都是在家裡和醫院裡過,我很想過回點正常的日子,因爲每天都要這樣痛苦地度過,我不知道我可以撐多久。”

鄭豔麗渴望過正常人的生活,有個健康的身體,有份穩定的工作。

今年初,她透露自己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是在一家麪粉公司任職,每天生活雖忙碌卻充實。然而,這樣的生活沒過多久,她就被解僱了,沒理由,沒補償,她憤懣,委屈卻無處哭訴。

二十年前她還年輕貌美,可以藉此找到大佬依靠,可如今她已年過半百,年老色衰,還有誰願意爲此埋單呢?

回顧鄭豔麗這一路,原本該有個很好的人生,卻因爲想抄近路而走上了一條彎路,最終落得過走投無路的下場。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

越是急功急利、走捷徑越是容易掉入陷阱,越是雲淡風輕,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反而能走的更遠,真正聰明的人不相信捷徑,祝福鄭豔麗,願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