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技執法時代來臨! 全臺開單3年暴增330%

▲全臺將進入「大科技執法時代」。(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臺灣因各種交通沉痾而有了「交通地獄」的惡名,爲擺脫現況,各地科技執法點位持續增加,截至2024年底已超過743處,去年科技執法舉發違規件數達84萬件,相較2022年的19萬件,增加了64萬件,增幅達330%。交通部預計於3月修法,允許各縣市將交通違規罰鍰收入用於科技執法設備與執法費用,正式邁入「大科技執法時代」。

根據警政署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臺科技執法點位已達743處,其中桃園市設點最多,共有155處,其次爲新北市101處、高雄市78處、臺南市53處。

在交通違規舉發總量方面,2023年警方取締、民衆檢舉與科技執法合計舉發1500萬件,其中科技執法佔84萬件,約佔6%。

《中國時報》報導,交通部指出,科技執法點位的事故數據顯示減少趨勢,2024年,該類設點周邊交通事故數減少2443件,死傷人數減少1571人,對比去年共發生1.1萬起事故,導致6503人死傷。

根據現行《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各縣市政府須將交通違規罰鍰依比例分配,其中六都需分配99%,非六都則爲75%,其中至少12%需優先用於交通執法與安全改善。

近期交通部預告修法,新增罰鍰收入用途,包括科技執法設備費用、交通執法與協勤費用、道路交通安全環境改善。此外,原先「優先支應」的規範將改爲指定用途,以確保罰鍰收入能確實投入交通安全領域。

依據修法規畫,新制預計3月正式上路,屆時全臺將進入大科技執法時代,未來道路安全與違規管理將更依賴智慧科技輔助,對駕駛人而言,交通法規的執行將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