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媽遶境起駕 桃園觀音高中學生考上大學背神像還願

桃園觀音高中學生考學測前向媽祖祈願,如今已順利考上大學,揹着媽祖神像還願遶境,也邀請來自美國的英文老師參加。記者陳敬豐/攝影

大甲媽遶境進香今晚起駕,大批信衆不到中午已聚集到鎮瀾宮,迎接年度盛事。不少年輕的面孔出現在大甲,其中有來自桃園的觀音高中學生,考學測前向媽祖祈願,考上理想的學校就揹着媽祖神像遶境還願,如今夢想成真,將在畢業前一起陪媽祖走到嘉義。

黃同學家中本來就信仰媽祖,之前獨自參加遶境,進入觀音高中後開始相揪同學,從1個人、2個人道今年5個同學參加,甚至連老師都加入遶境的行列;他揹着大甲媽的小型神像,預計走到嘉義完成這次還願,「神像不會很重,不過重量好像會隨着時間改變,好神奇」。

其他參加的同學有的家裡本就開設宮廟,有的則完全沒有相關背景,只是相揪參加,不過對媽祖信仰多抱持正面的看法,「相信就會靈」。觀音高中團還有1名來自太平洋彼岸的美國人,他現在是觀音高中的英文教師,原本是來臺灣練習中文,今年受到學生邀請,一起來體驗。

蘇小姐一行人是臺積電工程師,大多不到40歲,來自全臺各廠,同事與朋友互揪參加遶境,今年來了10多個人。蘇小姐說,一般來說工程師的思考角度比較相信科學實證,對信仰較保留,但她認爲有心則靈,實際來到鎮瀾宮,感受到強烈的凝聚力,有種「大家一起完成任務」的向心力。

30多歲的陳先生是雲林的水電工,小時候參加廟會很感興趣,後來到臺中參拜知道自己背後的神明是玄天上帝,就更加虔誠;2019年他擔任西螺福興宮義工時,剛好迎接大甲媽遶境,第一次只走了1天,之後就斷斷續續參加,今年已請好了假,第一次挑戰走完9天全程。

臺積電工程師相揪遶境,相信心誠則靈,信仰可以凝聚臺灣人的向心力。記者陳敬豐/攝影

來自雲林的陳先生是水電工,2019年開始參加大甲媽遶境,今年已請好假,打算第一次跟完全程。記者陳敬豐/攝影

大甲媽遶境進香今晚起駕,大批信衆不到中午已聚集到鎮瀾宮,迎接年度盛事。記者陳敬豐/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