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公園開發竟是用「活人獻祭」?老公祠祭拜乞丐亡魂

「老公祠」相傳奉祀的是一位老乞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1/02/18 陳志豪攝影)

在人類歷史上,幾乎所有文明均出現過以活人祭祀的現象,然而人祭這種悲慘故事,也曾在臺灣發生過。位於臺北市內湖區的「大湖公園」,小橋與湖景在藍天白雲下風光優美,是臺北市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甚至數度登上外國報紙介紹。然而,在這片美麗的風景背後,卻隱藏着一段與活人祭祀有關的悲劇。

具有滯洪功能的大湖公園,在清朝年間主要是做爲灌溉之用,古稱爲十四分陂,主要灌溉葫蘆洲、粉寮、灣仔、公館莊、石壁潭一帶的農田,但開闢十四分陂圳時,圳道土堤經常崩塌損壞,導致施工不是很順利。

【推薦閱讀】 內湖人的美好記憶!見證德安百貨與日湖百貨的興衰歷史 全臺唯一供奉屈原廟宇 北投洲美里「屈原宮」神蹟驚人香火鼎盛

當時在求神問卜之後認爲可能觸怒水神,而導致工程一再拖延,於是有人提出以活人獻祭的方式,俗稱人柱祈求工程早日竣工,於是地方人士從艋舺乞丐寮買來一個體弱多病的老乞丐,招待其珍羞美饌,錦衣玉食善待數日,數日後再將其活埋在工程中,獻給本座堤防,巧合的是十四分陂圳的工程就此順利完成。

由於這名老乞丐並沒有留下姓名,當地居民爲了感念這位乞丐的犧牲,於是合力出錢蓋廟奉祀,並取名「老公祠」,久而久之被當地居民將其視爲護祐地方的神祉,此祠座落於大湖公園一角,興建年代不可考,裡面門邊外有「長者里民敬、老公衆共欽」對聯,中聯「考古留存跡」,外面柱子上有「青山碧玉源源進、麗水黃金滾滾來」對聯。只是祠內無神像,只供着一座神位,這個故事甚至被戲說臺灣改編成單元劇《乞食老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