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草莓苗死亡率高 疑空污釀災
大湖鄉長黃惠琴(左二)在26日的縣務會議上,質疑草莓苗大面積死亡是否與臺中火力發電廠等產生空污落塵飄散到大湖地區有關。(謝明俊攝)
苗栗縣草莓王國大湖鄉,近3年來連續遭遇草莓栽培瓶頸,種植後50天死亡率達30%至60%不等,鄉長黃惠琴26日在縣務會議上質疑草莓苗大面積死亡,是否與臺中火力發電廠等產生空污落塵飄散到大湖地區有關,請縣府協助查明。縣府農業處迴應已成立「苗栗草莓病害防治專案小組」全力改善,改善措施仍需莓農配合減低草莓苗死亡腐敗問題。
黃惠琴表示,根據大湖鄉莓農提供觀察結果顯示,草莓苗大面積死亡的時間,多爲10月底至11月初,約莫爲大田種植後約1個多月,又逢西南環流過境,在下雨後1周左右發生。莓農察覺部分葉面有灰跡殘留,近兩年也伴隨發現大白菜、甘藍菜發黑腐爛現象。依照中央氣象署雷達回波圖顯示,致雨氣流途徑與臺中火力發電廠、后里垃圾焚化廠,以及大湖地區位置直線高度重疊,許多莓農質疑是否爲空污、落塵造成,盼縣府協助查明。
農業處長陳樹義迴應,針對大湖地區草莓苗株定植後大量死亡,縣府已於去年結合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農糧署北區分署、苗栗農改場、大湖鄉公所及大湖地區農會等單位,成立「苗栗草莓病害防治專案小組」全力改善。做法包括土壤地力改善方面,利用土壤消毒或烏肥撒佈,並搭配有機質及有益微生物施用,配合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方法,協助莓農改善地力。
陳樹義說明,縣府並積極向農糧署爭取草莓立體層架設施補助,利用離地栽培降低病害狀況。農糧署同意補助,申請案件由農糧署北區分署苗栗辦事處受理中,受理期限至今年4月11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