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臺灣中小型股非電族羣受關注 看多十檔臺股

臺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大和證券4月21-25日在美國舉行路演,發現客戶對臺灣非電子股的興趣逐漸增加,尤其是防禦股,主要是因爲低基期個股股價下跌風險有限,更能因應股市波動及關稅不確定性。

大和在路演之後發佈「臺灣中小型股」報告,看好十檔臺灣中小型股下半年的表現。其中,東陽(1319)、元太(8069)、儒鴻(1476)、來億-KY、奇𬭎(3017)、貿聯-KY(3665)、富世達等獲得「買進」評等;信邦(3023)及統一超(2912)爲「優於大盤」;統一則爲「持有」。大和的投資評等有五級,「買進」爲最高級。

大和發現,美國客戶對臺灣的散熱股熱情減退,主要是因爲2023-2024年漲幅已大。不過,大和認爲,由於去年以來液冷散熱採用程度高於預期,因此即使競爭更激烈且產能擴張,但專案贏家的今年營收及獲利展望仍看好。

大和指出,在出口到美國的臺灣散熱產品中,東南亞爲主要產地。今年以來,訂單前景仍未改變,但仍取決於關稅衝擊,且終端需求也可能受到影響,尤其是消費電子產品。大和在臺灣散熱股中最看好奇𬭎。

在運動服飾及鞋類方面,大和看好儒鴻及來億-KY,基於訂單能見度已到第3季。不過,如果客戶要求供應商分攤關稅,獲利可能承壓,但仍取決於關稅比率及合約條件。

東陽則是大和在汽車零組件股的首選。大和指出,彭博資訊報導,川普已暫時豁免對汽車及零組件加徵關稅。大和認爲,東陽的汽車零組件仍將與OEM廠零組件維持價差(約 40-50%),以擴大在美國售後維修市場的滲透率。

大和預期,在自行車方面,歐盟及美國的庫存水準在下半年將繼續改善,明年展望將更好。另外,統一超及統一則是近期的防禦股代表,大和預期兩家公司在臺灣零售市場可望搶佔市佔率,避免關稅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