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翔平重啓二刀流後打擊下滑?外媒點出真正隱憂
▲大谷翔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王真魚/綜合報導
隨着球季進入後半段,洛杉磯道奇隊在季初強勢領先後,火力陷入低潮,其中就包括陣中主砲、MVP大熱門大谷翔平。根據外媒《洛杉磯時報》分析,大谷自6月中旬重啓投球任務後,打擊表現出現明顯落差,揮空率大幅提升,被認爲是目前最大隱憂之一。
數據顯示,大谷在球季前70場比賽(未投球階段)表現火燙,繳出打擊率0.297、OPS高達1.034,三振率僅24%。但自6月中起恢復「二刀流」後,近40場比賽打擊率下滑至0.230,OPS降至0.886,三振率更飆升至31%。
這段期間的數據變化,清楚劃分出大谷本季的「前後兩階段」。隨着投手身分迴歸、投球狀態提升,他的攻擊火力卻相對下滑。
儘管如此,大谷仍維持相當程度的火力,目前以38轟與舒瓦伯(Kyle Schwarber)並列國聯全壘打榜首。但近兩個月來,他在打擊區的威脅性已不若以往,最具代表性的數據變化就是飆升的三振率。
最直觀的解釋,外媒表示,或許是揮擊策略過於積極。總教練羅伯斯(Dave Roberts)也曾指出,大谷有時似乎陷入一種「見球就揮」的模式,導致難以忍住壞球。
不過就整體賽季而言,大谷今年的出棒頻率其實低於去年,對壞球的揮擊比例也幾乎相同,而保送數仍維持高水準,目前累積71次四壞球,排名全聯盟第七。
真正的問題在於揮空率上升。身爲衛冕MVP的大谷,現在超過三分之一的揮擊都未能擊中球,這也成爲他打擊效率下降的主因之一。
報導中分析,這種狀況可能與他重新啓動「二刀流」後的身體負荷增加有關。不過大谷本人並未過度擔心,強調這些問題是可以修正的,並指出關鍵在於揮棒時的平衡與穩定性。
與貝茲(Mookie Betts)一樣,大谷翔平在長達一整個球季中,也常會出現起伏較大的高峰與低潮。 例如去年,他在8月份的打擊率僅0.235,OPS爲0.886,但到了9月卻急起直追,單月打擊率高達0.393,OPS飆升至1.225,展現驚人的回溫能力。
如今,道奇正急需大谷再度上演類似的「賽季後段爆發」,來幫助球隊穩定進攻火力、力拚季後賽席次。然而,在他仍需持續進行投手調整、肩負「二刀流」重任的狀況下,是否能再次在9月掀起風暴,也成爲道奇今年球季收官階段的最大變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