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不該再投!美媒建議走「貝比魯斯路線」 專職打者勝賈吉
▲ 大谷翔平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
大聯盟道奇球星大谷翔平自2023年8月因右肘再次受傷後,至今未再登上投手丘。美媒《Sportico》15日(臺灣時間)刊出評論指出,大谷身爲打者的價值已足夠支撐道奇奪冠,再次讓他投球恐是「不必要的冒險」,應遵循貝比魯斯模式,以指定打擊爲主。
大谷在加盟道奇後,尚未投出任何一顆實戰球。不過,作爲指定打擊的他,去年完成史無前例的「單季50轟+50盜」,不僅蟬聯雙聯盟MVP,還助道奇奪得世界大賽冠軍,並創下年平均7000萬美元的史上最高年薪紀錄。
文中提到,他是當今僅次於賈吉(Aaron Judge)的最佳打者,也可能是比這位洋基巨砲更有關鍵時刻表現能力的球員。然而,儘管如此,道奇仍持續安排他進行投球復健,嘗試讓他重返投手角色。這不禁讓人質疑:值得冒這樣的風險嗎?
雖然如此,道奇仍持續爲大谷規劃復出投手角色。大谷上週末進行了35球牛棚練投,但尚未對打者實投。總教練戴夫.羅伯斯(Dave Roberts)表示:「希望他能在未來幾天對打者出手,但目前尚未訂出時程。」
受限於DH身分,大谷無法下放小聯盟進行正式復健賽,僅能透過模擬賽作爲實戰準備。羅伯斯坦言:「這雖是時間上的自然進程,但不是實務上的正常途徑。」
道奇的保守態度也與名人堂強打巴瑞.邦茲(Barry Bonds)的觀點不謀而合。他在春訓接受《Sportico》訪問時說:「你身爲DH已經這麼出色,何必去修補沒有壞掉的東西?他再投球只會徒增傷病風險。」對此,羅伯斯也曾迴應:「這說法確實有其道理。」
文章指出,大谷自2018年進入大聯盟以來,歷經兩次手肘韌帶重建手術、膝蓋手術,以及去年世界大賽因滑壘導致左肩盂脣撕裂等多次傷病紀錄。
報導指出,這些經歷讓道奇不得不小心行事。他的打擊價值遠大於投球風險。回顧歷史,當年洋基從紅襪以鉅款引進雙能英雄貝比·魯斯時,就認定他的打擊威力更勝一切,隨後只讓他出賽過4場先發──但他卻締造了714轟的傳奇。道奇應該效法這樣的做法。大谷就算要再投球,也不該投這4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