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 民衆黨團全部封殺:賴清德把提名權當兒戲?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立法院會今(25日)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投票表決,針對民衆黨的投票狀況,總召黃國昌說,這次賴清德總統大法官的提名,仍然不脫要由民進黨掌控工具化的色彩,而且距離四項標準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因此黨團一致同意,針對這次賴清德所提名的大法官,民衆黨全部不同意」。

▲立法院針對大法官提名行使同意權,民衆黨團決議票投不同意。(圖/記者林敬旻攝)

司法院目前僅8位大法官,賴清德去年8月提名的大法官人事案遭立法院全數否決, 司法院7位大法官空缺至今,總統府今年3月公佈大法官被提名人選,包含獲提名大法官併爲院長的蔡秋明、大法官併爲副院長的蘇素娥,以及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蕭文生、現任最高法院法官鄭純惠、高檢署主任檢察官林麗瑩、臺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陳慈陽、政治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的詹鎮榮等人。

黃國昌今與黨團立委在議場前受訪表示,已經跟社會負責任報告,民衆黨四個審查基準,包括捍衛憲法精神,有關行政立法彼此間權力分立及相互制衡抱持的立場還有人權保障態度,是不是能捍衛臺灣的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有沒有超然獨立進行重要憲法價值判斷的風骨;有沒有對當權者說不的道德勇氣。

黃國昌表示,賴清德總統這次大法官的提名,仍然不脫要由民進黨掌控工具化的色彩,而且距離四項標準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因此一致同意,針對這次賴清德所提名的大法官,民衆黨全部不同意。

黃國昌特別說明,這次提出的司法院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引發的爭議,不是單純檢察官出身、審檢分立原則,「而是根本對司法院業務執掌欠缺基本瞭解,更遑論人民普遍不信任司法狀況下,要由這樣一位完全搞不清楚狀況的人推動司法改革」。

黃國昌直言,這樣的提名,對於司法改革的輕蔑,對於人民累積對司法不信任的漠視,希望賴清德總統能記取教訓,深刻反省,爲什麼會提出一位連司法院基本執掌,預算規模都搞不清楚的人?把提名權當兒戲嗎?

至於司法院副院長蘇素娥部分,黃國昌表示,蘇素娥法官雖然有長期司法行政經驗,但過去這幾年,對於有關司改國是會議形成的決議在推動上,毫無具體表現,甚至爆發有關財產申報不實的重大爭議,讓黨團也覺得非常困惑,如此不適任的人選,到底是由誰推薦給賴清德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