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人事公聽會 藍學者歪樓喊一箇中國「賴清德提的不要同意」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立法院預計7月25日進行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投票,立法院全院委員會今(3日)舉行「行使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及大法官同意權案」公聽會,與會專家學者多數呼籲朝野,讓憲法法庭能夠恢復運作。僅國民黨團推薦東海大學法律系教授林騰鷂歪樓喊「三民主義、一箇中國」,不應爲了權力,用萬惡反共標籤。他痛批,這次人選比姚立明更離譜,提名一個主任檢察官擔任司法院長,顛倒天理,呼籲立法委員,不要同意賴清德提名的大法官,以免賴清德成爲一個七權合一的野獸。
▲韓國瑜主持大法官同意權案公聽會。(圖/記者屠惠剛攝)
▼學者林騰鷂。(圖/記者屠惠剛攝)
此次提名名單,包括獲提名司法院大法官併爲院長的蔡秋明,提名爲大法官併爲副院長的蘇素娥,以及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蕭文生、現任最高法院法官鄭純惠、高檢署主任檢察官林麗瑩、臺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陳慈陽、政治大學特聘教授詹鎮榮等5位。
國民黨團推薦東海大學法律系教授林騰鷂批評,賴清德作爲礦工之子的稅改沒有爲弱勢發聲,民主已成笑話,憲政被破壞非常嚴重,賴清德所提的大法官人選不應該獲得國會同意,這次人選比姚立明更離譜,提名一個只任主任檢察官的蔡秋明擔任司法院長,顛倒檢察官應受法官指揮的司法天理,呼籲立法委員,不要同意賴清德提名的大法官,以免賴清德成爲一個七權合一的野獸。
民衆黨團推薦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黃銘輝表示,總統此次名單有高達一半是女性,必須給予高度肯定,自己對朝野都有期許,讓憲法法庭運作下去,兩邊都有責任,協力形塑一個可運作的政府,執政黨也不宜否定被提名人,在野黨也不宜以單一理念因素就否定被提名人,不能說因爲反對死刑就打死不讓他擔任大法官。
但黃銘輝也提到,既然立法院已經把宣告違憲的門檻拉高,那單一因素就應該要降低,之前可以說過半就會宣告法律違憲,要對人權理念更加單純化,但門檻已經拉高,這部分就應該淡化,如果只爲單一理念不考慮其他因素,不只對被提名人不公平、對國家也是損失,提名人選擔任大法官其實沒有什麼資格上的疑慮,司法行政跟司法審判應該是可以分開的。
民進黨團推薦律師賴秉詳表示,資格上來說,幾位被提名人都是司法界前輩、學經歷俱足,自己跟黃銘輝教授意見一致,大法官人事審查部分,應該就司法行政、司法專業進行探討,建議立法院,目前司法實務上最嚴重的應該是司法人員過勞,一個要接60件案件、結掉12件左右,未來審查大法官人選時,立委們可以相關議題,尤其這次是由檢方擔任院長,司法過勞的問題如何解決?
國民黨團推薦政治系教授蘇子喬則認爲,大法官任期制度要讓大法官人員結構新舊混合、任期交錯,避免每四年一次的總統壟斷大法官提名權,當總統連任或一方政黨執政超過八年,讓相關人選都屬於同一政黨提名,這是制度設計所致,朝小野大的格局應該能讓大法官避免被貼上黨派標籤、正當性更足夠。當行政部門跟立法部門出現政策跟憲政爭議時,是否都適合由憲法法庭解決?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