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E人」平鎮鐵捕江庭毅不服輸 盼職棒散發「質感BOY」魅力

▲江庭毅。(圖/中華棒協提供)

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

平鎮高中鐵捕江庭毅集滿U12、U15、U18等國家隊資歷,即將投入中職選秀。他形容自己是「大E人」,希望未來在職棒舞臺上,不只想成爲不服輸的選手,也能展現「質感BOY」的魅力。

江庭毅的棒球起點始於力行國小,總教練張程翔回憶,「他小時候在大甲鯊魚Sharks社區少棒打球,從小四和哥哥一起加入球隊,個性乖巧、頭腦也好,吸收能力強。由於他的傳球動作短促,便讓他嘗試捕手,結果他很會觀察,能記得前一打席打者打不好變化球,就自己多配變化球,當時就顯現潛力。」

▲U12世界盃少棒,江庭毅。(圖/資料照)

江庭毅也回憶:「小二開始接觸棒球,小四和哥哥一起進球隊,一開始就被安排守捕手,那時還不太懂棒球,也不知道會有多辛苦,教練安排我就去守。」

他在2019年U12世界盃隨隊奪冠,仍記得自己在滿壘時擊出關鍵安打。不過升上中山國中初期,他卻陷入類似「投球失憶症」的低潮,傳球回給投手只能用拋球方式。他坦言:「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懂,當時先轉任投手,但捕手回傳球比較困難,是慢慢克服心魔的過程。」

進入青棒強權平鎮高中後,強度與壓力提升許多。「心理壓力很大,隊友實力都很強,會懷疑自己能不能跟上,教練又很嚴格,一點小失誤都會被罵。」在國中時期很少被責備的他,開始學習調適情緒,技術與心態也逐漸成長。到了高三,他擔任隊長,技術穩定,被責備的情況也減少,更能在場上享受比賽,這也是他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的原因之一。

▲2024U18亞青中華隊江庭毅 。(圖/記者李毓康攝)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他擔任U18中華隊主戰捕手,收穫良多。他表示:「U18讓我成長很多,無論是球技還是心態。冠軍戰時柯敬賢打出三壘安打,撲壘時還右臉着地,看起來超痛!」他印象最深刻的打擊來自對韓國的比賽,一支差點在二壘前出局的安打幸好對方傳球不準;而在對日本的比賽中,他也曾在本壘漏接關鍵球,讓他深刻體會高張力比賽的壓力,並累積了抗壓性。

爲了提升打擊,他高三開始配合運科訓練。「讓髖關節活動度增加,力量蓄積與釋放效率更好,角度打開後,打擊狀態也改善很多,是高三打擊進步的關鍵。」

談到未來生活,他笑說:「我的世界只有棒球,但進職棒後想學鋼琴和吉他,成爲『質感BOY』,這是我自己創的詞,代表一種『鬆弛感』。彈鋼琴可以當成娛樂,心情不好時用音樂療愈自己。國小學過烏克麗麗,但現在不太會了,想重新學鋼琴,因爲會彈鋼琴的男生很帥。」

▲ 2024U18亞青中華隊江庭毅 。(圖/記者李毓康攝)

MBTI測驗顯示他是ENFJ,他自嘲:「以前比較『I』,不太講話,是被柯敬賢影響的。他們學長跟我們沒有距離,很能打成一片,現在我是大E人了。」他笑說:「有時候和同學聊天會突然很大聲,他們覺得我很丟臉。平鎮週二、週四會進行重量訓練,遇到放學的普通班學生,我會主動跟他們說掰掰。」

針對中職教練指出「高中捕手培養難度高」的看法,江庭毅表示,「我會盡力做到最好,目前在配球方面比較弱,要多問學長,也需要多花時間學習。現在看職棒比賽會想像如果我來配會怎麼配,不只配球,傳球穩定度也希望加強。」

他常參考費城人明星捕手瑞爾穆託(J.T. Realmuto)的接球、擋球與阻殺,也觀察莫里納(Yadier Molina)的快速阻殺動作。「真的會嚇到!完全不同等級,尤其是阻殺,動作很快就能丟到83、85英里。」即將挑戰職棒選秀的江庭毅,語氣堅定地說:「我想成爲不服輸的選手。」

▲ 江庭毅 。(圖/學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