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掉“忽悠團”搗毀“黑窩點” 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製售假劣農資犯罪
本報記者 張晨
“購買種子、化肥,要認準商標,看清生產日期、保質期、合格證等,千萬不要圖便宜購買三無商品,發現假冒僞劣農資產品可以向公安機關或者市監局舉報……”2月2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麥蓋提縣公安局食藥環犯罪偵查大隊聯合縣農業農村局深入轄區開展春季農資打假、農產品質量安全排查檢查工作,在農資市場,民警向羣衆普及農資識假辨假常識。
春耕備耕,農資先行。隨着全國各地陸續進入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近日,公安部部署各級公安機關環食藥偵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依法嚴厲打擊製售假劣農資犯罪,堅決維護農業生產秩序和廣大農民羣衆合法權益,爲全年糧食穩產增收保駕護航。
公安部要求,要抓住春耕備耕用種用肥用藥需求高峰和農資生產、儲備量大的時間節點,對製售假劣農資“黑窩點”“黑作坊”,有資質企業生產假劣農資、網絡售假、流竄售假,農資“忽悠團”和以“訂單農業”爲名製售假劣農資等犯罪實施精準打擊、深度打擊、規模打擊、聯動打擊,快速形成高壓震懾態勢。緊盯種子研發、培育、生產等重點環節,對嚴重侵害農民羣衆和種子企業合法權益的假冒僞劣、套牌侵權、私繁濫制等突出犯罪,加大案偵力度,對問題多發的重點區域、重點部位,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聯合整治,爲守護“農業芯片”安全提供有力刑事保護。持續開展“惠民利企”調研走訪,健全完善與種子科研單位和生產企業的聯繫服務機制,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助力激發企業科研創新活力。
公安部要求,要健全制度機制,強化聯動打擊,提升協同打擊質效;密切部門協作配合,推動日常監管與執法辦案有效銜接,助力提升農資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要做強專業支撐,積極爭取資源支持,加強信息化手段應用,不斷提升案件偵辦水平。
2024年,全國公安機關深入開展“崑崙”專項行動,會同相關部門聯合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持續依法嚴厲打擊製售假種子、化肥、農藥等假劣農資犯罪,全年共立案偵辦相關刑事案件500餘起,成功偵破一批重大案件,切實保障了糧食生產安全。公安部3月19日還公佈了7起打擊製售假劣農資犯罪典型案例,涉及打擊假冒種子、化肥、農藥等,確保羣衆用上“真種子、好農藥、放心肥”。
在吉林長春公安機關偵破尹某輝等製售假玉米種子案中,2024年1月,根據權利人企業舉報線索,長春市公安局偵破一起製售假玉米種子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搗毀“黑工廠”2處、存儲窩點4處,現場查獲假冒註冊商標的玉米種子1700餘包共6.8萬公斤。經查,犯罪嫌疑人尹某輝自行購買散裝玉米種子,委託李某鋒和某彩印公司呂某製作某品牌玉米種子包裝袋,並由某種業公司的李某進一步篩選、包衣、袋裝製成成品後對外銷售,案值2000餘萬元。
該案是公安機關嚴厲打擊種子套牌侵權違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套牌侵權是種業領域典型的犯罪手法,不法分子通過私自收購的種子套牌品牌種子對外銷售牟利,嚴重擾亂種業市場秩序、侵犯權利人企業合法權益、侵害種植農戶合法利益。公安機關在接到舉報線索後,及時立案偵查,一舉打掉3個犯罪團伙,爲權利人企業和種植農戶挽回鉅額損失,有力維護了農業生產經營秩序和糧食安全。
在湖南衡陽公安機關偵破周某中等製售僞劣化肥案中,2024年5月,根據農業農村部門通報線索,衡陽常寧市公安局偵破一起製售僞劣化肥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8名,查扣僞劣化肥及原材料1120噸,查封生產線1條。經查,2023年以來,犯罪嫌疑人周某中父子成立某肥業公司,組織團伙建立農資“忽悠團”,在多個省市以農技講座、贈送禮品等方式,將普通氮肥包裝成複合肥銷售,案值8000餘萬元。
該案是公安機關嚴厲打擊“忽悠團”銷售僞劣化肥的典型案例。近年來,一些農資“忽悠團”在農村地區流竄作案、忽悠行騙,致使農民羣衆遭受坑害,蒙受經濟損失。該案犯罪嫌疑人銷售僞劣化肥以次充好的行爲嚴重侵害農民合法權益。公安機關接到線索後,聯合農業農村部門,分析鎖定生產源頭,縱向深挖出5個跨省作案團伙,實現“產供銷”全鏈條打擊,有效淨化了農資市場環境。
在另一起打擊製售僞劣農藥案中,2024年6月,根據農業農村部門通報線索,巴中市平昌縣公安局偵破一起製售僞劣農藥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5名,搗毀窩點10處,現場查獲僞劣農藥10萬餘瓶、半成品8噸、原材料13.5噸、各類農藥標籤50餘種30餘萬份。經查,犯罪嫌疑人豆某芳、豆某環等人租用廢棄廠房,非法添加違禁成分生產僞劣農藥後組織線下銷售,案值1100餘萬元。
該案是公安機關嚴厲打擊製售僞劣農藥的典型案例。該案中,犯罪分子製售的僞劣農藥非但不能除草殺蟲,還會造成農作物減產絕收,所含的亞硝酸鹽成分會對耕地造成鹽鹼化等永久性損害。接到線索後,公安機關組織警力迅速查清了該犯罪團伙的組織架構和犯罪事實,及時集中收網,取得重大戰果。以“專業帶動、全警行動、部門聯動、羣衆發動”的“四動”工作格局爲牽引,公安機關強化部門聯動,積極推動農藥領域源頭治理和長效治理,有力淨化了農資市場,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
(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