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將於7月8日在孔子博物館開幕
展覽信息
開展時間:
2025年7月8日
展覽地點:
孔子博物館臨展一廳
展覽介紹
在世界文明的發展史上,偉大的思想如浩瀚星河,照亮了人類前行的道路。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及在此基礎上發展的儒家思想,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
本次展覽由故宮博物院與孔子博物館聯合舉辦,彙集了兩館143件/套重量級文物。其中,故宮博物院95件/套珍品參展,包括魯大司徒鋪、大晟鍾、衍聖公銀印等。尤爲難得的是,此次展覽是魯大司徒鋪自1932年出土後首次回到曲阜故里。孔子博物館則遴選了48件/套代表性藏品,包括“明彩繪孔子聖蹟圖”和“商周十供”等鎮館之寶,共同呈現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蘊。
展覽以故宮博物院與孔子博物館所藏文物精品爲主線,以“大道之行”爲主題,分爲“溯古尋儒”“化成天下”“萬世師表”三個單元,通過豐富的考古實證、典籍存續、文物收藏,發掘梳理儒家文化的歷史形成脈絡,闡述儒家思想的核心文明理念,展示其廣被四海的深遠影響。
展品擷英
魯大司徒鋪
春秋 / 故宮博物院藏
器自名爲“ 鋪” 。器、蓋對銘,從銘文內容可知其爲魯國大司徒厚氏元用器。大司徒見於《周禮•地官》,其職爲“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根據文獻,孔子曾任魯國大司寇。此器製作年代與孔子大體相當,可窺見春秋時代魯國貴族所用禮器之面貌。
夔龍谷紋玉璧
孔子博物館藏
璧呈圓形扁平狀,有黑色沁,兩面紋飾相同。兩道綯紋將紋飾分爲三區,外區飾五組一首雙身夔龍紋,兩兩相交;中區飾谷紋;內區飾三組一首雙身夔龍紋。此璧形體較大 , 玉質溫潤,紋飾精美。
魯故城遺址出土玉璧按紋飾可分爲三式:一式器型較大,玉璧肉上紋飾分三層,內外兩層飾夔龍紋,中層飾谷紋,三層之間飾有綯文相隔。二式器型較小,肉上紋飾兩層,外層飾夔龍紋,內層飾谷紋,內外層間以綯紋、竹節紋或素紋相隔。三式器型大小不一,大者與二式相仿,有小者直徑十釐米左右,肉身飾谷紋。
來源:孔子博物館
瞭解更多精彩資訊
收看更多文旅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