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好去罰站!陳傑憲會和球棒說話…手套還繡老爸口頭禪
統一獅陳杰憲。本報資料照片
2020年臺灣大賽那支兩分砲,是我生涯第一次在總冠軍賽擊出全壘打。比賽結束後,我就封印了那支藍色球棒,擺在家裡,希望以後小孩懂事了,我可以跟他說:「爸爸用這支球棒在冠軍賽打過全壘打喔!」
我沒有特別收藏東西,不管是棒球相關的還是其他嗜好,家裡也沒有特別裝潢來展示,頂多會把獎盃好好的保存起來。因爲我不會特別靠物品來緬懷過去。
不過,一直以來我對球棒的品牌都很專情,在臺電的業餘時期,當時義大犀牛的林瑋恩學長來找他哥哥(我在臺電的隊友) ,便把他的SOKO牌球棒送給我。拿到新棒子的我,在接下來的聯賽打得不錯,就一直用到現在了。但老實說,我在打不好的時候,真的會想換其他牌子的球棒,換換手氣。
在職棒初期我情緒反應比較大,有時打不好就會摔棒子,甚至把棒子摔斷。其實,棒球球員真的很需要運氣,手氣不好的時候大家都會跟隊友借球棒來打,看能不能轉運。像羅國龍學長、安可就跟我借過球棒,打得還不錯。我也跟鎧文學長借過,他的球棒比較重,有點不習慣。
打不好的時候我還會跟球棒說話,叫它乖一點,或是把它立起來「罰站」。我想只是心理作用,但也是球員的一種抒發。
《突破極限的信念「陳杰憲」》。圖/聯經出版提供
我的手套用的是統一獅前輩耿健輝創立的品牌JJS,它從我在打臺電的時候就贊助我,所以我一直感念在心,到了職棒仍持續使用它們的手套,幫忙曝光。在日本共生高校的那段時間,我學習到要尊重球具,所以每天都會把手套擦乾淨,回臺灣後對手套的清潔則調整成一週一次,休息日的時候會抹油保養,希望能長長久久地使用。我自己挑選手套,偏好以黑色爲主,黑色皮染料比較穩定,通常品質比較好,穿線的部分就會用其他顏色搭配。
我的比賽用手套上,繡有爸爸常講的口頭禪「無我」。其實我從小聽到大,真的不是很確定是什麼意思,我認爲大概是「我沒差」、「跟我無關」的意思。之所以把他常說的話繡在我的手套裡,是爲了用來提醒我,不要太在意,壓力都是自己給的,自己的感覺比較重要,不要太在乎其他人的想法。尤其在場上表現不好的時候,看看手套上的字,想起爸爸的人生哲學,心情能比較放鬆一點。
(本文摘錄自《突破極限的信念「陳杰憲」》,聯經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