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萬博效應 推升日本再生醫療熱度
大阪萬博共有超過160個國家及25個組織參展。(姜霏攝)
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以生命爲主題,人工心臟等再生醫療科技成爲展場亮點,也帶動相關公司股價走高。儘管研發費用仍居高不下,市場人士對未來仍充滿期待。(圖/財訊提供)
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以生命爲主題,人工心臟等再生醫療科技成爲展場亮點,也帶動相關公司股價走高。儘管研發費用仍居高不下,市場人士對未來仍充滿期待。
日本大阪市夢洲舉行的萬國博覽會熱鬧登場,據統計,開幕後17天的4月29日止,累計總入場人數超過169萬人。
iPS細胞 驅動醫學革命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今年萬博的主題是「生命」,會場中展示了各項與生命相關的最新科技。《日經Trendy》認爲,各展館中除了大阪醫療保健館外,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保聖那集團的展館「PASONA NATUREVERSE」,因爲可以看到正在跳動的心臟。
它是由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製成的立體iPS心臟,直徑僅兩公分,不需外界的電流刺激,就能在培養液內跳動。儘管不是實際用來治療或移植,仍讓民衆大開眼界,入場甚至要排隊90分鐘。
製作iPS心臟的大阪大學研究所醫學系研究科名譽教授澤芳樹,也是保聖那展館的執行製作人。他對媒體表示:「希望透過展示,讓大家感受到『生命』」,尤其讓孩童感受到iPS細胞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人的心臟能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是因爲心肌細胞都有自己收縮、跳動的能力,而澤芳樹大約從2000年開始研究使心肌再生的方法,使用人類iPS細胞製成心肌細胞貼片,使得心肌細胞在體外也能跳動。2012年他用這種心肌層片移植到豬的心臟上,成功治療了心臟衰竭的重症患者。
澤芳樹的另一個身分是CUORiPS公司的技術長。2020年開始,公司研究團隊進一步展開臨牀試驗,將iPS細胞製成的心肌層片移植到人的身上。2023年3月底爲止的3年內,研究團隊已爲8位缺血性心肌症患者做了心肌層片的移植手術,結果相當成功。
由於只要貼在患者心臟表面,大約花10~15分鐘固定即可,對人體的侵擾性低,患者也不需要苦苦等候心臟移植的捐贈者。該公司4月8日已向日本政府申請,希望通過製造和銷售心臟病患者移植的心肌層片,這是業者首次申請使用iPS細胞的醫療用品。
《財訊》雙週刊指出,2017年大阪大學爲了將主要用在再生醫療領域的發明商業化,成立了Cuore(義大利文心臟之意)公司,同年改名爲CUORiPS,主要業務是提供心臟等領域的再生醫療產品,也經營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