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蘭遺址建檔並舉行尋根活動 南投獲績優等獎項
仁愛鄉公所透過「原住民族土地古道遺址、生態及環境調查維護計劃」,舉行大巴蘭尋根祭祖活動。(仁愛鄉公所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
民衆回大巴蘭祖居地尋根,看見石板屋等遺址,激動直呼「終於回家了」!(仁愛鄉公所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
南投縣政府重視原住民文化及生態環境,積極參與原民會舉行的原住民族土地古道遺址、生態及環境調查維護計劃,縣府獲頒績優獎,而轄下仁愛鄉公所也獲佳等。仁愛鄉公所指出,藉尋根回祖居地探訪遺址,深入瞭解部落文化及歷史脈絡,這次獲獎是對團隊的鼓勵。
原民會2016年起執行原住民族土地古道遺址、生態及環境調查維護計劃,起初僅17鄉鎮報名,去年增至7縣市24鄉鎮,去年執行成果,包含原民土地古道或傳統文化遺址資料建檔52處、整理維護工作路線累計3743公里、傳統生態資源永續利用超過3700公頃,屏東縣政府、南投縣政府及臺東縣政府獲績優獎,22日舉行頒獎典禮。
仁愛鄉公所攜手部落年輕人,藉由尋根將部落遺址建檔、維護古道,獲原民會頒佳等獎。(楊靜茹攝)
南投縣政府參與原民會舉行的原民土地古道遺址、生態及環境調查維護計劃,22日獲頒績優獎。(楊靜茹攝)
屏東縣政府堪稱最大贏家,其轄下牡丹鄉公所清除外來種刺軸含羞木,維護牡丹溪流域生態,獲特優獎,另三地門鄉公所致力部落遺址及生態維護15年,來義鄉公所維護崑崙坳古道獲環境教育場認證,皆獲優等獎。
南投縣原民處代理處長林婷玉指出,縣府督導仁愛、信義鄉團隊推動計劃,仁愛鄉公所以霧社的莫那魯道紀念公園爲主,進行古道維護、遺址建檔,甚至規畫特色文化課程,獲佳等肯定;信義鄉公所也將羅娜花卉公園結合環境教育,2個團隊的用心,讓縣府獲優等獎。
仁愛鄉公所指出,透過計劃舉行大巴蘭尋根祭祖活動,率領部落年輕人以就地取材手作步道方式維護古道,回大巴蘭祖居地尋根,看見石板屋、半穴屋等遺址,讓參與活動的族人內心相當激動,「終於回家了」!也讓下一代清楚部落文化及歷史脈絡,相當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