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位“易主”,從成都車展透視車市三大變化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
新華財經上海8月29日電(李一帆)8月29日,第二十八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成都車展”)正式拉開帷幕。作爲國內四大A級車展之一,本屆展會共吸引近120個汽車品牌參與,展覽面積達22萬平方米,展出車輛超過1600輛。全新小鵬P7、捷途山海L7 PLUS等多款新車已於展前搶先上市,以期在會展期間贏得更多關注。極氪9X、全新MG4、方程豹鈦7、別克至境L7、寶馬X家族“曜夜套裝”等產品也將在車展期間開啓預售、正式上市或迎來首秀。
從官方公佈的展位圖來看,本屆成都車展呈現出兩大不同以往的特徵:傳統豪華品牌集體“退場”,自主品牌展區大幅擴張。這一現象背後,折射出的是中國汽車展會乃至整個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的變化。
傳統豪華品牌集體缺席
豪華品牌的缺席成爲本屆車展最引人關注的變化之一。2024年的成都車展16號館,雲集了保時捷、賓利、蘭博基尼、勞斯萊斯和蓮花跑車等高端品牌,而今年這些品牌悉數缺席,展館已被小米、紅旗、廣汽本田、東風日產、小紅書和寧德時代等品牌“接手”。
事實上,蘭博基尼與勞斯萊斯此前已缺席2025上海車展,而本次保時捷、賓利與蓮花跑車的集體退展,也均是出於成本控制的考量。雷克薩斯、英菲尼迪、捷尼賽思和捷豹路虎等豪華品牌同樣未亮相本屆車展。
據新華財經統計,傳統豪華品牌中,僅奔馳、寶馬、奧迪、沃爾沃、凱迪拉克和林肯六家繼續參展成都車展。寶馬與沃爾沃、凱迪拉克同館展出,奔馳與林肯同館,奧迪則分設一汽奧迪與上汽奧迪兩個展區。
參展豪華品牌數量減少的背後是豪華車市場整體持續低迷的表現。
以首次缺席成都車展的保時捷爲例。今年上半年,保時捷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6%,其中中國市場同比降幅高達28%,這已是其連續第四年在華銷量出現負增長。面對壓力,保時捷在2025年已啓動兩輪結構調整,包括裁員與架構調整、成本削減。
一線豪華品牌“BBA”(奔馳、寶馬、奧迪)同樣表現不佳:今年1-7月,奔馳、寶馬、奧迪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分別同比下滑18%、20%和17%,淨利潤也出現大幅縮水,同比分別下滑55.8%、29%和37.5%。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傳統豪華品牌(奔馳、寶馬、奧迪、凱迪拉克、捷豹、路虎、沃爾沃、英菲尼迪、謳歌、特斯拉)在華市佔率正持續萎縮。2022年1-7月,該細分市場市場佔比爲19.07%,而到2025年同期,這一數字已降至10.5%,可見豪華品牌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自主品牌包館擴臺
與豪華品牌退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主品牌展臺的大幅擴張。本屆車展上,比亞迪、長安、奇瑞汽車均以“專館”形式亮相,成爲展會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比亞迪專館不僅集中展示比亞迪、仰望、方程豹、騰勢等品牌,還增設“天神之眼”智能駕駛動態演示與“兆瓦閃充”技術專區。長安汽車專館匯聚了旗下自主與合資品牌,包括長安汽車、深藍汽車、阿維塔、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奇瑞則攜旗下奇瑞、風雲、星途、捷途、捷途縱橫、iCAR等六大品牌集體登場,其中捷途全新豪華電混越野序列“縱橫”迎來首秀。
車企內部人士稱,“不止在成都,目前無論是A級車展還是地方性車展,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都在採用‘包館’的形式來放大品牌聲量,傳播效果很不錯,也側面體現出自主品牌的實力正在不斷增強。”
除包館品牌外,長城、鴻蒙智行、吉利等車企也進一步擴大了展臺面積。長城攜六大品牌佔據超4000平方米核心展區;鴻蒙智行首次集結“五界”車型,展區面積達3000平方米;北汽旗下的212越野車首次設展位獨立參展;蔚來不僅擴大了展區面積,還首次在成都車展設置了用戶共創體驗區,集中展示換電技術與社區生態。理想、小鵬、智己、嵐圖、小米、榮威、MG等自主品牌和新勢力品牌悉數到場,使自主陣營成爲本屆車展的絕對主力。
自主品牌在衍生業態的產品展出同樣值得關注,小鵬AI人形機器人Iron、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品牌“鈉新”等創新產品紛紛亮相車展,體現出中國汽車產業在技術與生態領域的雙重突破。
區域性車展強勢崛起
隨着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中國車展逐步走到世界舞臺中央。除了四大A級車展(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區域性車展也在迅猛崛起,規模和影響力與日俱增,已逐漸比肩傳統A級車展。
例如,位於深圳的粵港澳大灣區車展2025年展覽面積已超過成都車展,達26萬平方米,同期舉行50場新車發佈會,112家整車品牌參展,1039款車型亮相,吸引觀衆89萬人次。其配套的“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近兩年吸引了小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斌,華爲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餘承東,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朱江明,奇瑞董事長尹同躍等頭部企業負責人悉數到場,分享觀點與戰略。目前,粵港澳大灣區車展被業內視爲有望躋身國內第五大車展。
與成都車展同屬西南地區的重慶車展,展會規模和人氣也逐年攀升。今年,重慶車展展館面積增加至16萬平方米,匯聚117個品牌參展,集中展示1046款車型,觀衆人數從2019年的20萬增至現在的60萬。中國汽車重慶論壇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成爲行業重要發聲陣地。有業內人士認爲,重慶論壇已經成爲汽車行業最重要的幾大論壇之一,“未來也可能憑藉論壇影響力進一步助力重慶車展”。
此外,武漢、西安、長春等區域性車展的規模和影響力也在持續提升。業內人士認爲,隨着汽車新技術與產品迭代速度越來越快,這些區域性車展不再侷限於汽車銷售功能,而是深度融合地方經濟與產業生態,推動當地產業建設、汽車品牌推介、吸引相關投資,成爲了一個集銷量與流量於一體的重要平臺。
車展始終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晴雨表。從傳統豪華“退潮”到自主品牌“進階”,從A級車展“獨大”到區域新勢力崛起,中國車市的競爭格局始終在發生變化,而中國汽車工業也在這種變化當中,逐步邁向以技術、生態與用戶爲中心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