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創4年半新低…物價平穩漲電價影響不大? 網酸「活在平行時空」

主計總處公佈9月CPI年增1.25%,創4年半新低,但民衆質疑「體感通膨」仍強烈,網友諷刺活在平行時空,有人喊要降息、也有人怒酸電價不該再漲。中央社

主計總處公佈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25%,創下4年半新低,連續5個月低於2%。雖然10月起調漲電價,但官方強調影響不大。不過,這份「低通膨」報告卻在PTT引起炸鍋,許多網友直言「體感完全不同」,質疑數據「跟現實脫節」。

根據報導,9月CPI年增1.25%,核心CPI上漲1.46%,雙雙創下新低。主因蔬菜復耕順利、汽機車稅減徵及促銷降價等因素,物價壓力緩解。雖然10月起電價平均調漲3.12%,主計總處估對全年CPI影響僅0.05個百分點,臺灣整體物價仍屬平穩。

不過,豬肉與雞蛋價格分別年漲8.74%與5.94%,帶動民生物資CPI上升,部分民衆感受「物價沒降反升」。

部分網友認爲「低通膨是好事」,留言指出「還不降息?」、「通縮來了,股市大利多」、「物價低股價漲,準備降息了吧」,甚至有人笑稱「謝謝政府用心治國,人民安居樂業」。也有投資人從市場角度分析,「若CPI持續走低,臺美同步降息將帶來新一波資金行情」。

但更多留言直批數據不可信,「這數據我不信」、「活在平行時空」、「臺灣賣的比日本貴這叫1.25%?」、「物價越來越高,一個便當漲成這樣」。還有人酸「政府的CPI不含便當跟早餐店」、「抓不到虧錢的臺電,只會漲人民電價」,甚至諷刺「臺灣版數據自助餐」。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