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症兒到班級小護士 「歡呼兒」得來不易的自在呼吸

連沛瑜不畏逆境的正能量和優秀表現,讓她獲得桃園市2025總統教育獎初審肯定。(教育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優秀表現,讓她獲得桃園市2025總統教育獎初審肯定。(教育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新屋高中國中部連沛瑜嬰兒時期罹患腸病毒,歷經長時間的治療及復健,終於能在白天自主呼吸及擁有吞嚥功能,但晚上睡覺時仍須仰賴呼吸器,雖有生理上的限制,在校仍認真學習,且因着自身接受許多醫療人員協助的經驗,自願擔任班級小護士職務,樂於助人,並督促自己認真學習,期待未來當優秀護理師回饋他人。

連沛瑜1歲7個月時感染71型腸病毒重症,歷經葉克膜和氣切手術,才幸運撿回一條命,但卻嚴重傷害腦幹神經,造成她白天清醒時可以自主呼吸,但睡覺時就必須仰賴呼吸器,吞嚥功能則是全部喪失,甚至連口水都不能自主吞下,所有食物都必須靠鼻胃管灌食,甚至左手也無法擡起。

爲了讓連沛瑜能順利到幼兒園讀書,接受更多的學習刺激,她病發3年後做了胃摺疊和胃造口手術,在加護病房住了將近4個月的時間,出院後把握黃金修復期,連家人積極安排她接受職能、物理、語言復健,並不辭辛勞每個禮拜2次帶她往返臺北蘆洲和新竹鍼灸,只爲了得來不易的半小時治療。

皇天不負有心人,6年後連沛瑜的吞嚥功能終於看見一絲曙光,在她與家人努力不放棄的堅持下,又過了2年終於關掉胃造口,「一般人生來就能自在呼吸的經驗,對我來說這一切都得來不易!」

連沛瑜心存感激直喊自己很幸運,她說求學過程一路以來碰到的師長和醫療人員都很棒、很有愛心,家人與同儕的支持更是沒少過。雖然現在晚上她還是必須依靠呼吸器睡覺,睡覺前還必須靠抽痰機把痰抽乾淨,氣切也還沒有縫合,但能靠自己呼吸真的很棒。

連沛瑜說,從一開始生病到現在的種種,十幾年過去了,中間的辛酸血淚過程筆墨難以形容,現在的她感恩知足、並且珍惜。

連沛瑜提到,因爲自身的經歷,一直以來受到很多醫生和護士無微不至的照顧,使她安然度過難關,一路走來深知醫療過程辛苦,若非這麼多優秀的醫療人員,她也沒有辦法繼續享受這世界的美好。

「我將來想要當一名出色的護理師,我一定要認真學習達到目標!」連沛瑜希望照顧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也期待能用自己的經驗鼓勵更多的人,透過現身說法將自己辛苦的歷程分享給大家,讓大家知道活下是有希望的,更希望能活得健康,一起把這份愛延續下去。

連沛瑜不畏逆境的正能量和優秀表現,讓她獲得桃園市2025總統教育獎初審肯定,師長都期待她能夠通過教育部國教署的複審,獲得2025總統教育獎最高榮譽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