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慶看消費品 以舊換新的“舊”去向何方

俗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重慶市商務領域去年以來大力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家電換“智”、汽車換“能”、家居換“優”等活動,生活品質實現從“換新”到“煥新”的升級。

隨着消費品大規模向“新”出發,換下來的“舊”又去向何方?爲此,重慶以完善的資源回收體系,交出一份“綠色轉型答卷”。

家電傢俱拆解回收再利用

“去舊更容易”

近日,商務部公佈全國首批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企業名單,來自重慶的中天電子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益信科技有限公司雙雙上榜。

據瞭解,重慶市商務委近年來通過項目扶持、政策賦能和產業聯動,推動相關企業綠色轉型發展。助力益信科技建成“城魚回收”智能化平臺,平臺實現廢舊家電傢俱“線上預約—智能估價—全程溯源”,年回收量突破4萬噸,年服務企業和消費者60餘萬次。市民家中有廢舊家電、傢俱需要處理,只需在微信小程序或“城魚回收”APP上填寫相關信息並選擇回收時間,系統會自動安排回收人員上門服務,用戶可以通過平臺實時查看其處理進度,確保回收過程透明、可追溯,不僅提高了回收效率,還提高了用戶的參與感和信任度。

支持中天電子建成西南地區處理能力最強的電子廢棄物處理企業及下游拆解產物深加工自動化智能化工廠。該企業年處理各類電子廢棄物200萬臺,資源利用率超98%。相關負責人介紹,一臺廢舊電視機經過拆解,金屬、塑料、玻璃等材料被分別回收再利用,製造出新的電子產品、建築材料、陶瓷產品等,幾乎沒有任何廢棄物被填埋或焚燒,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時,還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下一步,重慶市商務委將充分發揮試點企業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完善全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落地見效,真正實現“去舊更容易、換新更願意”。

打通汽車綠色循環產業鏈

“最後一公里”

除了家電回收,汽車保有量的持續攀升也讓報廢機動車的數量顯著增加,並出現拆解產能過剩、報廢程序繁瑣等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隨着“兩新”政策的深入實施和汽車報廢更新政策的全面落地,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重慶市商務委積極改革創新,力求破解行業難題。聚焦推動產能合理化、准入綠色化、管理智能化、行業自治化和整治常態化,重慶市商務委依法註銷未按期重新通過資質認定的企業,取締一批“小散亂”拆解網點,減少市場中的無效供給。嚴格把關資質認定過程,積極引導企業加大設施設備升級改造力度。在國內率先啓用“報廢機動車回收數字化管理平臺系統”,實現與全國汽車流通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實時互通,企業在當地10分鐘內即可完成報廢機動車回收證明的信息錄入、蓋章用印以及出證。

此外,重慶市商務委還推動成立了重慶市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協會;聯合多部門出臺《重慶市報廢機動車回收行業專項整治行動方案》,推動行業的交流合作和專項整治。

在切實舉措下,目前取得資質認定的企業均通過環評,取得排污許可證,並簽訂危廢處置協議。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率高達95%以上,企業實現100%“入園”。2024年,全市回收拆解報廢機動車31.4萬輛,同比增長25.1%,行業整體發展水平有效提升。

(俞 芳)

來源: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