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銷日韓的“山珍”到平民化,探訪松茸之鄉雅江

雲霧深處有松茸。

手工勞動/挖哥

手工編輯 /角叔

出品/獨角獸挖掘機

“找到了,這裡有一朵。”一位採摘員激動地喊着,其他人立刻簇擁過來。這是一朵未開傘的松茸,採摘人員用小木棒小心地將松茸翹起來,採完後用土覆蓋,這樣下一年還能長出松茸。

9月1日,在四川甘孜州雅江縣城邊上一座海拔4000多米高山上,雲霧繚繞,一支當地松茸採摘隊趕着“松茸季”尾巴,做最後的努力。

松茸,是一種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有着“菌中之王”的美譽。它是爲數不多的全世界都不能人工培植的菌類,只長在寒溫帶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

在我國,松茸產區僅限在雲南、四川、西藏等高海拔地區。過去,松茸一直是遠銷日韓等國家的“山珍”,最近幾年纔開始成爲普通家庭的餐桌美味。

每年7月至8月是松茸的一年一季的採摘期,也是銷售旺季,松茸,這樣的高端食材,還成爲京東等電商平臺菌類銷售的榜一大哥。

9月,挖哥走進了中國松茸之鄉四川雅江縣,挖掘松茸“由奢入儉”背後的故事。

01

懸崖之城

雅江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一條雅礱江穿境而過,將縣城分成兩半。

整個縣城依山而建,層層疊疊的房屋沿着山壁聳立,恍惚間,有一種來到重慶的魔幻感。

這種魔幻感也體現在挖哥入住的酒店,酒店大堂設在10層,從大堂出來,你以爲這是10層,但它又是周邊樓房的一層。

城在山上,山在城中,這也是雅江“懸崖江城”之名的由來。

當然,與重慶比,雅江要小得多得多,雅江的老城區“龜縮”在只有0.5平方公里的江岸上,整個縣城常住人口只有1萬多人,被網友評爲中國最小的縣城。

雅江是國道著名的318川藏線的必經之地,也是自駕遊愛好者的神往之地。當地人介紹,每年暑期是這條線路最火的時候,有時候一堵就是一整天,但依然擋不住遊人的神情。

但是,如果是到這裡來出差,就會感覺交通上的不便。雅江縣山地佔了95%以上,與中東部密集的高鐵網比,這裡的交通主要還是靠駕車。

離雅江最近的高鐵站在雅安,駕車需要5個多小時,最近的機場在康定,嗯!就是《康定情歌》裡的那個康定,駕車也要將近3小時,而且一天只有2趟航班,一趟飛成都,一趟飛重慶。

所以,如果從外地來雅江,一般都是選擇先飛成都,從成都轉機飛康定,然後包車到雅江。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裡,滴滴沒有市場,主要靠當地的客運出租車,司機都是當地熟悉路況的康巴漢子。

02

松茸之鄉

交通不便、地廣人稀,某種程度上也讓雅江的許多林區保持了原貌。

雅江擁有全國面積最大的高山櫟和高山松原始混交林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氣候條件,給松茸這種只能“靠天吃飯”的菌類,提供了優越的繁殖條件。

數據顯示,四川松茸佔全國總產量的60%,雅江縣是甘孜松茸的核心產區,產量佔50%以上,“中國松茸之鄉”實至名歸。

松茸成爲美食的歷史也比較悠長,宋代《經史證類務急本草》有過記載,有特別的濃香,口感如鮑魚,極潤滑爽口。

鮮松茸約含水分89.9%、粗蛋白17%、純蛋白8.7%,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維生素C及維生素PP。文獻記載,松茸具有強身、益腸胃、止痛、理氣化痰、驅蟲等功效,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天然藥用菌類之一,還擁有獨一無二的抗癌物質松茸醇。

大自然的饋贈,也給雅江這座縣城帶來了蓬勃生機和經濟效益。每年七、八月的松茸季,不管男女老少,當地人就會放下手中的其他活,結伴上山摘松茸。

43歲的壽哥是典型的康巴漢子,他年輕時在外面打工,後來回雅江開出租車,到了松茸採摘季,他的微信朋友圈就成了松茸廣告,客戶都是他這些年開出租車時認識的。

與壽哥兼職不同,90後的呷讓家是縣城最早一批做松茸生意的。他告訴挖哥,上世紀80年代,他叔叔輩就做起了松茸的生意,當時主要把松茸加工成易保存的松茸幹,出口到日本等國。

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大概從2013年開始,雅江修路架橋,交通變得便利,同時國內經濟水平飛速發展,老百姓經濟條件也越來越好,松茸開始逐漸轉內銷。

呷讓說,尤其是這幾年京東等物流進來,解決了鮮松茸的配送問題,現在省內發貨不超過24小時,省外最遲不超過72小時,保證了鮮松茸及時抵達買家。

呷讓一家9口人,每年的松茸季,不到2個月時間裡,每個人收入能到3萬元,這個薪水已經超過一線城市了,就是這樣的時光會比較短。

現在,呷讓的主要客源基本在國內,而且以鮮松茸爲主,只有客戶提出要求,或爲了過節送朋友,纔會加工一部分松茸幹:“加工一斤松茸幹需要10斤左右鮮松茸,但價格只有鮮松茸的七八倍,做得就比較少了。”

除了鮮松茸,在雅江縣城餐館,松茸也是作爲最重要的食材,做成了松茸雞湯、松茸炒肉、素炒松茸等招牌菜,招待着南來北往的過客。

03

天塹變通途

今年因爲是“閏二月”,加上雨水多,松茸採摘時間較往年長了一些。

9月1日下午,當挖哥跟着採摘隊下山時,還碰見了一隊穿着民族服飾的當地村民帶着工具,上山採摘。

根據四川省山珍進出口商會統計,在甘孜雅江縣、阿壩州小金縣等四川松茸主要產區,9月1日當天有將近50萬農牧民前往高山密林採摘,產量突破百噸,成爲2023年四川松茸最大一次規模採摘。

這麼大的量,光依靠呷讓、壽哥這樣的“散戶”去找客戶肯定是不夠的。

長期以來,制約松茸進入尋常百姓家,除了物流,還有高不可攀的價格、無法保證的品質以及穩定的客源。

鮮松茸在採摘後,常溫下的存儲一般不能超過2天,放到冰箱冷凍室儲存,可以延長3~5天時間,超過時間,松茸的活性營養會發生變質,香氣會迅速消失,顏色會發黃。

如何讓供給側與需求端能夠無縫對接上?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登場了。

一位經營松茸的京東pop店鋪商家告訴《獨角獸挖掘機》,2019年,當京東找到他們邀請入駐時還有些半信半疑,過去他們的松茸主要以批發爲準,經過中間商,真正到消費者手裡時,價格就更高了。

入駐京東後,給他們打開了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新渠道,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客戶,砸手裡了。

9月1日,京東超市還聯合四川省山珍進出口商會與京東中國特產·阿壩州助農館等,在中國松茸之鄉雅江組織十餘個村子,超千餘名農牧民採摘,產量達五噸。

京東超市生鮮業務部農特組總監李永獻表示:我們通過大規模的源頭直採,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採購成本,另外通過源頭比價,實現全網最低價。

穩定的客源有了,價格也打下來了,還剩下最後一個品控的問題。

松茸的美味讓消費者流連忘返,但天然生成的松茸,無法實現標準化,不時出現的蟲洞、開傘松茸,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

在源頭端,京東超市在全國各地打造京東產地買手模式,實現在源頭精選產品、定製化採購、嚴把品控。

“每一批,每一顆,我們都仔細檢。”京東產地買手在收購點介紹,松茸是野生的,有一些產品成熟過頭,開傘了。儘管篩掉這些產品,要犧牲不少的利潤,但他們寧願保障品質,多爭取一些回頭客。

挖哥也注意,在京東上的雅江松茸店鋪,用戶好評率達到了99%,這對於一個非標準化品類的產品,實屬難得。

電商架起這座橋樑,將偏遠的山珍海味,送到消費者的餐桌上,讓天塹變通途,也爲鄉村振興和農戶增收貢獻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