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硬扛風險”到“智享安全”:巴拉素智能設備重塑礦工健康作業新生態

(原標題:從“硬扛風險”到“智享安全”:巴拉素智能設備重塑礦工健康作業新生態)

在陝西延長石油巴拉素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拉素煤業公司”)的智控中心裡,一面巨大的顯示屏實時呈現井下工況、人員動態、設備運行等各類信息,礦井生產運營狀態一目瞭然。這座陝北高原上的煤礦,正通過智能化建設重塑傳統煤炭生產方式。

陝西延長石油巴拉素煤業有限公司智能化管理設備

“在很多人印象裡,煤礦工人仍延續着高風險、高強度的傳統作業模式,但在我們這裡,智能化系統已經改寫了這一局面。”巴拉素煤業公司副總工程師陳立明介紹,自2019年7月啓動智能化建設以來,巴拉素煤業公司已逐步建成智控中心、智能開採、智能掘進等十二大系統,從員工進礦到下井作業,每個環節都浸潤着智能化印記。

“我們實現了5G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並自主研發了5G輕量化的網關模塊RedCap,在零散點供電、排水和輔助運輸井下紅綠燈等方面應用效果顯著,不僅簡化了網絡線路,還提升了數據傳輸可靠性。”陳立明稱,今年5月,巴拉素煤業公司的5G+智能輔助運輸系統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鑑定爲國際領先水平。

陳立明介紹,公司構建了井上井下一體化的虛擬環境,整合監測監控與自動化實時數據。應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全面感知園區內的人、事、物、環境等要素,實現互聯互通與智能化管理。

“從礦井採、掘、運,整個生產鏈在這個綜合管控平臺上可實現分佈式協同控制。平臺直接連接36個子系統,能監測和控制底層設備。”陳立明表示,公司還在智能化採煤操作島安裝了全新的無人化採煤控制軟件。操作人員在地面通過觸控屏即可調度開採工藝,遠程操控採煤機、支架,形成了“地面規劃採煤、裝備自動執行、工作面無人作業”的新模式。

“以前煤炭開採不僅效率低,工作環境差,工人勞動強度也大,一個班幹下來渾身疲憊不堪,苦不堪言。隨着智能化礦井的變革,現在,強力通風與高效除塵系統驅散了瀰漫的煤塵,設備噪音被嚴格控制,巷道變整潔了,標識更清晰了,我們的工作也越來越井然有序。”巴拉素煤業公司綜採一隊職工王超告訴記者,從業14年來,他親歷了採煤方法從炮採、普採、綜採到智能化的轉變。

智能化的應用,讓王超和同事們的工作從“黑粗重”轉變爲“高精尖”。通過智能化綜採工作面遠程集控,核心操作能夠遠離危險煤塵,用數據帶動了生產。

“我們事事關注職工,也更好地體現出了我們礦井對職工管理的溫度。”陳立明稱,巴拉素煤業公司智能化建設具有“時空一體”“萬物互聯”“全息感知”“業務聯動”“智能決策”的特點。這樣智能化的實踐,不僅讓傳統煤礦煥發新生,也爲延長石油集團打造千萬噸級智能煤礦集羣貢獻了樣板。

數據連接了設備,也改變了礦井與每個人的工作生活。5G、數字孿生、無人系統織就的智慧網絡,讓開採從“憑經驗”變爲“靠數據”,從“拼體力”轉爲“控屏幕”。這不僅使生產更精準高效、築牢了安全防線,更將工人從“黑粗重”中解放出來。傳統煤礦在智能浪潮中,既強化了產煤的“骨架”,也溫暖了礦工的“日子”。

起點新聞記者:惠璇璇

審覈:康樂羣 左田昊

編輯: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