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哈停火協議 看川普決策風格
當川普總統9月29日在白宮公佈美國結束以哈衝突的「20點計劃」時,大家都認爲只是說說而已,畢竟過去有多次美國總統嘗試提出的中東和平計劃,都沒有成功,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雖也在場,但他的反應明顯是敷衍,並警告說,如果哈瑪斯拒絕該協議,「那麼以色列將自己完成這項工作」。
然而全世界的反應卻非常積極,不僅阿拉伯世界與穆斯林國家一致贊同,歐洲國家也以暫停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外交壓力,靜待川普計劃的成功,連向來與美國唱反調的中俄兩國,都樂觀其成,而在川普72小時的最後期限之前,哈瑪斯已表示同意,釋放所有以色列人質,並交出遇難者遺體。
目前有關雙方交換人質與囚犯,以及結束戰爭的談判,已於10月7日在埃及展開,若說和平已確保,言之過早,但以色列和哈瑪斯比任何時候都要接近停戰,這是個罕見的外交成就,也許是川普最值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成就。
川普是怎麼做到的?早在一個月前,川普的「全面」以哈和平計劃,還止於把加薩居民遷離、房地產商進駐開發的「中東蔚藍海岸」構想;但三週前,以色列肆無忌憚攻擊卡達,激怒了中東穆斯林國家,他們在與川普會面時,警告川普再不採取作爲,將會危及他第一任的「亞伯拉罕協議」,同時聯合國大會期間,全球各國領袖齊聚紐約,國際譴責以色列與同情巴勒斯坦的聲浪,達到最高點,歐洲國家炮轟美國與以色列,並準備承認巴勒斯坦國。
在此同時,川普在烏克蘭停戰未能取得進展後,重新把注意力轉回中東,他就像是爐子上有五、六個菜正在燒的大廚,只能同一時間內,注意一個問題,現在輪到了中東。川普心知,中東和平正面臨臨界點,他於是立即指示特使維科夫和國務卿盧比歐,擬定細節,整個計劃三天後就緒。
這就是川普決策風格,沒有遲疑,速度之快讓人乍舌,這是他做地產交易的特性;其次,川普擅長親信政治,繞開既存的機構,充分授權,運用特使、女婿、退休外國元老。
爲了讓大家都贏,川普的計劃中,吸收各家的優點,譬如前英國首相布萊爾建議先交由國際託管機構管理,也同意阿拉伯國家所提,加薩居民不被遷居,還有歐洲國家所堅持的「兩國方案」,皆大歡喜。
過去支持哈瑪斯的三國:土耳其、埃及與卡達,全都贊成美國方案,哈瑪斯孤立無援,過去堅持不願意交出人質,不願解除武裝,如今國際政治的壓力,全都推向它,哈瑪斯只好屈服。
這下讓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措手不及,他原本以爲哈瑪斯會拒絕,以色列要掃蕩加薩,美方可以開綠燈,但是哈瑪斯接受美方提議,讓壓力立即轉移到了以色列這邊。
川普在此時不吝對以色列總理施壓;4日他在真實社交上發文回顧與內唐亞胡的電話內容:「我說,比比 (指內唐亞胡),這是你獲勝的機會,必須接受,別無選擇,在我這兒,你必須接受」,事實上,內唐亞胡雖有百般無奈,但不敢得罪他,以色列媒體描寫道「川普並沒有威脅內唐亞胡;他命令他」,隨即以色列國防軍 (IDF) 停止了在加薩城的進攻。
現在協議僅完成了第一部分,按照20點協議,待人質全部獲釋後,以方允許國際人道主義援助進入加薩;加薩在國際監督下由技術專家委員會臨時過渡管理,哈瑪斯繳械且不得參與加薩治理;以色列在加薩設緩衝區、分階段撤軍等。
過去中東各種和平協議,往往立意良善,計劃周詳,但等到新聞熱度過去後,美方壓力無法持續,如今進行到這個地步,川普不可能放棄,他已經派遣特使威特科夫和女婿庫什納前往埃及,敲定協議的最終細節;川普8日也表示,自己將在這兩天赴埃及;且看他的決策風格,能否畢其功於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