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校園到職場!「四階段整合+十大基地」  桃園打造青創就業支持鏈

▲桃園青年局透過校園成長活動,讓青年展現創意、領導力並拓展公共參與。(圖/記者陳弘修翻攝,下同)

記者陳弘修/綜合報導

年輕世代要的不只是工作,而是一條能看見未來的路。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近年大刀闊斧推動青年政策,今年再端出全新升級版的「職涯四階段整合計劃」,從探索、體驗、對接到精進,全面打造系統性就業輔導方案,讓青年從校園一路銜接到職場,形成一條完整的支持鏈。

從桃園青年局端出的「職涯四階段整合計劃計劃」來看,內容相當豐富,包括與13所大專院校合作的「學研並進,職向桃園」,讓學生提早進入職場實習;「職感青年,築夢桃園」帶青年走進企業,從中華電信、華城電機到國泰人壽等知名企業,深入各大產業環境;「求職應援,相約桃園」則透過媒合平臺蒐集職缺,從研華、友達到Garmin、臺灣大,涵蓋科技、金融、零售與服務業;「數位人才培育工作坊」更搶攻AI、混合實境、網頁設計等未來技能,協助青年培養即戰力。

除了職涯輔導,桃園在青創支持上也毫不手軟,目前已建構出全臺少見的「1個單一服務窗口+10大據點」創業網絡,包含3大青創基地(青創指揮部、安東、新明)、2大加速器(桃園天際線、A8智慧產業加速器),以及5個特色基地,從電商、文創、設計、地方創生到社會企業,形成一張完整的青創地圖。這些據點不只是場地,還提供創業輔導、跨領域合作機會與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年輕人把靈感轉化爲實際行動,爲桃園注入新動能。

青年局表示,政府不只提供資源,也要真正聽見青年心聲,因此每年舉辦青諮委員徵選,歷屆委員組成多元,來自高中、大專、新住民二代、原住民族及身心障礙青年,專長並涵蓋科技、文化、公共衛生等多元領域,充分展現世代多元。

青年局局長侯佳齡更強調,未來將持續透過「職涯+青創+公共參與」三箭齊發,打造全臺最完整的青年支持鏈,讓桃園成爲新世代青年安身立命、發光發熱的最佳舞臺,且爲持續瞭解18至45歲青年的需求,青年局自即日起至10月6日止也將進行網路調查,誠摯邀請青年朋友踊躍參,透過手機、電腦或平版裝置,共同分享最新的想法。

▲桃園市張善政市長積極推動青年創業,爲年輕創業者提供交流平臺,促進創新發展。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積極辦理多元青創課程,提供青年創業者實用的知識與技能,不僅促進了創業交流,也爲年輕人提供了寶貴的學習平臺。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積極開創多元加速器等青創基地,提供青年創業者專業的輔導與資源支持,強化創業者的實戰經驗與交流,助力青年加速實現創業目標。

▲桃園青年局青年諮詢會透過青年代表,協助市府建言、反映青年心聲,並推動更符合青年需求的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