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仙俠劇看『渡劫』與『墮魔』的不公平

看過許多仙俠劇,心中突然綜合出一種感覺:神仙是最自私、最霸道的,神仙沉淪入魔、下界爲妖就叫做『渡劫』,劫數過後,還可以脫胎換骨,回到天庭再升一級哪!但是凡人若與魔爲伍,就被叫做『墮魔』,還會落得萬劫不復的下場!

圖/pixabay

在神話體系中,神仙被視爲至高無上的存在,即使誤入歧途、行爲違背正道,也被冠以「渡劫」的名義,彷彿這只是一段考驗,是走向更高境界的必經過程;而凡人若稍有偏離正道,選擇與魔爲伍,則立刻被貼上「墮魔」的標籤,甚至被視爲永不得翻身的罪人。這樣的觀點,表面是神與魔、正與邪之分,實則是權力與身份的不平等體現。

『渡劫』與『墮魔』,同樣是面對困境與變化的選擇

神仙有「進化的空間」,就算不慎失足,亦可被美化爲修練的過程,而凡人則不被允許犯錯,一旦誤入歧途,便被社會與歷史所唾棄。這種雙標不只是神話世界的設計,也映照了現實社會中,權力階級與弱勢族羣所面臨的評價落差。

是正?抑或是邪?竟然是強者說了算

如果神仙真的具備高於凡人的智慧與能力,那麼他們犯錯時,就該承擔更重的責任,而非被包裝成「試煉」輕輕揭過。相反地,凡人作爲資源與視野皆有限的存在,理應獲得更多的理解。更何況很多時候,許多被定義爲「魔」的存在,或許只是拒絕順從權威,選擇一條不被主流認可的道路罷了。

因此我認爲這種「神可渡劫,凡人墮魔」的觀念,不應被接受與合理化。它維護的是一種不公的評價機制,是強者壟斷話語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