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挖煤少年到博士!校方:這不是遙不可及的傳奇

近日,一挖煤小夥逆襲

成北京工業大學博士的故事

引發關注

其博士論文致謝

更是感動了不少網友

被網友稱爲“最猛的大丈夫”

文章引發全網關注後

7月17日下午

北京工業大學相關工作人員

向媒體證實

該文作者確有其人

曾於2020年9月至2025年6月

在該校全日制學習

所在學院是建築工程學院

7月18日

北京工業大學官方發文

“他的求學路

讓無數人看到堅持的力量”

學校發文中提到:

12歲的少年

本該無憂無慮地成長

他卻已跟着父親鑽進昏暗的煤窯

一鍬一鏟地挖着生活的希望

19歲那年

經過兩次高考,他考上了專科

寒暑假裡,當同齡人在享受假期時

他的身影,出現在上海電子廠的流水線上、

焦作建築工地的高架旁、

邯鄲高速公路的瀝青攤鋪現場、

晉城煤礦的爆破作業區……

“高中畢業後沒讓父母有太多負擔”

這句話背後,是無數個日夜的汗水與堅持

求學路上,他“做什麼都比別人慢一些”

專科起步,專升本學習地質工程

考研轉向採礦工程

研二才擁有第一臺電腦

申請了2次才獲得讀博的機會……

2020年9月,他走進北京工業大學的校園

2025年6月,他戴上了工學博士的學位帽

從礦井到博士畢業

這是他用堅持

鋪就的蛻變之路

學校表示:

這不是遙不可及的傳奇

而是屬於每位奮鬥者的

生命印記!

據媒體報道,7月16日,對那些還在奮鬥中的學子,他建議大家:“吃飯時好好吃飯,睡覺時好好睡覺,該做什麼事情時,要果斷、堅決、講究策略地去幹。迷茫和焦慮是沒有任何用的,思想先行,行動至上。在調查研究清楚現狀的基礎上,明確方向,死打硬拼去深耕,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對所處行業的判斷與認識,等待機會。當然這些有很多人做不到,還是少玩會兒手機,少和父母爭吵吧。”

回顧致謝全文:

來源:中國青年報綜合北京工業大學、南方都市報、九派新聞

本期編輯:劉傑、鄭薛飛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