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高鐵大會看中國高鐵自主創新之路

2025年7月8日至11日,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在北京盛大舉行。這一全球高鐵領域的頂級盛會,不僅是技術與理念交流碰撞的舞臺,更是中國高鐵發展成就的集中展示窗口,深刻體現了中國高鐵在自主創新道路上取得的輝煌成果。

回首過去,中國高鐵起步時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不小差距。但憑藉着堅定不移的自主創新決心,中國高鐵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到集成創新,最終走向原始創新,實現了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華麗轉身。

從第一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際鐵路,到如今“八縱八橫”高鐵主骨架網絡縱橫神州大地,中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高速鐵路網,運營里程超過4.8萬公里,佔世界高鐵總里程的70%以上,覆蓋全國97%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形成了完備成套的高鐵技術體系,覆蓋高鐵工程建設、裝備製造、運營管理等各個領域,研發了以復興號動車組爲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高鐵技術樹起國際標杆;構建了安全高效的運營系統,單日開行動車組列車可達10000列,動車組單日發送旅客可達1600萬人次,動車組累計發送旅客已超229億人次,成爲了當之無愧的高鐵大國。

自主創新是中國高鐵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復興號集成先進技術,涵蓋多種速度等級,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適應高原、高寒、風沙等各種運營環境,彰顯了中國高鐵在智能化、安全性和運營效率方面的領先優勢。京張、京雄智能高鐵實現了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更是將中國高鐵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到新高度,引領全球智能高鐵發展潮流。

中國高鐵的自主創新成果,不僅推動了國內鐵路事業的飛速發展,也爲世界高鐵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主持制定了國際鐵路聯盟(UIC)高速鐵路領域全部13項系統級國際標準,系統性完善了高鐵技術標準體系。以雅萬高鐵爲代表的海外項目,是中國高鐵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走出去”的成功範例。

高鐵的飛速發展,深刻改變了中國社會經濟格局。它極大提升了民衆出行的便利性,“千里江陵一日還”不再是詩人的浪漫想象,而是百姓日常出行的真實寫照。高鐵網絡的完善,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加速了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的流動,推動了城市化進程。

此次世界高速鐵路大會,爲中國高鐵與世界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在大會上,中國高鐵展示了最新的技術成果和創新理念,與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共同探討高鐵發展的未來方向。這不僅有助於中國高鐵吸收國際先進經驗,也將進一步提升中國高鐵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推動中國高鐵技術和標準在全球的應用與推廣。

中國高鐵的自主創新之路,見證了中國科技實力的飛速提升,彰顯了中國在全球高鐵領域的引領地位。相信在自主創新的驅動下,中國高鐵必將繼續馳騁在世界前列,爲人們帶來更加便捷、美好的出行體驗,爲世界交通事業發展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陳尹曉璇)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