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場化破冰到區塊鏈賦能:上海煤交所再引行業變革

市場化破冰者:構建國家能源安全支點

199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首次明確“建立全國性、區域性商品交易市場”。上海煤炭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海煤交所”)作爲全國首家國家級煤炭交易平臺應運而生。這一變化直指當時煤炭行業“價格雙軌制”導致的流通混亂與“黑市”問題,通過公開競價機制將統配煤推向市場化交易,其成交價格迅速成爲全國煤炭市場“風向標”,奠定了我國能源市場化基石。

多年後,上海煤交所再度引領行業變革。2019年,其自主研發的“煤貿金鍊”平臺憑藉區塊鏈技術斬獲亞洲區塊鏈大會“金塔獎”,成爲我國能源領域首個大宗商品區塊鏈金融平臺。該平臺通過“四流合一”(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數字化整合,重構了煤炭貿易的風控體系。

二次重組:更好服務國家能源產業發展

當前,上海煤交所正推進與央企的二次戰略重組,以更好地服務國家能源產業發展。

一是爭奪國際煤炭定價權:編制發佈“中國進口煤價格指數”,並爭取納入國家能源局決策體系。二是人民幣國際化新通道,試點區塊鏈貨權憑證跨境流轉,推動進口煤人民幣結算佔比;試點人民幣穩定幣RWA的跨境應用場景,鎖定海外優質煤源。三是破解供應鏈金融困局:聯合銀行、保理、信託等機構構架煤炭供應鏈金融場景,助力化解中小貿易商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重組後的上海煤交所,將借力央企的運力網絡與政策資源,促進長協煤與市場煤的線上交易,提供運力保障。同步構建進口煤服務體系,發佈進口煤價格指數,申請試點進口煤人民幣跨境結算,爲中小貿易商提供基於真實交易背景的多元化融資通道。

再引行業浪潮:重塑大宗商品新版圖

近期,隨着浙江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擴容升級,南京搭建“五中心一體化”平臺,找鋼集團聯手托克共同打造以AI大模型爲基礎的千億級有色金屬平臺,上海數據集團與交易集團建立戰略合作共建數據要素流通生態、推進資產數字化入表,一場由“區塊鏈+金融”驅動的產業新浪潮已然爆發。

在此輪浪潮中,上海煤交所依託區塊鏈技術,通過物流及貨權監控系統,實時採集鐵路、港口作業數據,實現貨物從礦山到電廠的全鏈條存證,發佈區塊鏈數字證書。以區塊鏈賦能的真實貿易數據,替代傳統的核心企業確權,已經成爲金融機構的重要風控依據。相關商業數據經數交所認證後,作爲數字資產直接計入資產負債表,幫助企業優化財報。其關鍵價值在於:承載行業使命——這一平臺是唯一同時服務“人民幣國際化”與“能源安全”戰略的平臺;促進產融合作——完善的供應鏈金融體系,覆蓋煤炭大宗商品整個供應鏈;先發技術優勢——產業區塊鏈、大數據和專利成果,構建起全球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