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媒體人到政治家 邱佩琳用油畫療愈人生
▲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熱愛油畫,曾舉辦個展。(圖/取自邱佩琳臉書,下同)
地方中心/基隆報導
畫筆下的故事:邱佩琳的油畫人生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出身政治世家,父親爲前考試院長邱創煥。從媒體人到政治工作者,她始終保持着對油畫的熱愛,視其爲生活中的精神寄託與壓力出口。無論工作多忙碌,只要拿起畫筆,她便能沉浸其中,廢寢忘食。她曾舉辦個展,也曾義賣畫作,將所得捐助原鄉孩童。對她而言,畫畫如同人生,「要活出什麼故事,就自己添加色彩。」
藝術與人生的交錯多年來,邱佩琳始終不曾放下畫筆,將其視爲心靈的支柱。即便一幅作品需耗費數小時甚至數日,她仍樂在其中,從中獲得前行的動力。她最喜歡的作品之一,是《四季之歌〜溫暖滿人間》系列中的《馬》,描繪一匹歷經奔馳後,在草原上靜靜吃草的戰馬。她希望透過這幅畫傳達一個訊息——即便身處壓力之下,人依然能夠找到自己的方向,穩穩地站立。
今年適逢蛇年,她克服了對蛇的恐懼,創作出一幅可愛的「美女蛇」,希望改變人們對蛇的印象,讓它變得親切討喜。
畫筆下的暖心故事去年7月,中華民國油畫學會在基隆美術館舉辦展覽,邱佩琳展出三幅作品,其中一系列作品紀錄了原住民兒童的純真笑容。這些孩童在四年後再度見到自己的畫像,感動不已。而這些畫作早已義賣,所得全數捐贈給原鄉孩童,爲他們帶來更多資源與希望。她特別借回這些作品展出,讓觀者感受這份來自畫布的溫暖與力量。
從國畫到油畫,學會取捨與重塑邱佩琳踏入油畫的世界,源於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緣。在朋友家看到美麗的畫作後,她開始向油畫家章德明學習,開啓創作之路,並於隔年舉辦個展。她形容,學習油畫讓她理解「取捨」的重要性,也讓個性變得更加柔和。
「畫畫讓我的心沉靜,也讓我明白,人生許多事情都可以打破重來,添哪裡、加哪裡,自己做主。」她說。
藝術風格與創作挑戰除了大自然系列,她也對唐代文化情有獨鍾,創作了一系列以唐代陶俑爲靈感的「胖美人」作品,充滿喜悅與溫暖。然而,她對自己的作品要求極高,近期更因不滿意一幅唐朝女子的畫作,毅然決然將其整幅重改,只因椅子的雕刻細節過於繁複、人物比例不夠完美。她從中體悟到,無論是藝術、企業、政府或政黨,都需要不斷調整與精進,才能展現最好的樣貌。
無論身處何種角色,邱佩琳始終堅持用畫筆詮釋世界,也用畫畫的哲學啓發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