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彈一星到神舟飛船 錢學森返中70年奠定陸航太基石

70年前的今天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返中。圖爲錢學森求助回國親筆信。(大陸央視)

70年前的今天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返中。(大陸央視)

70年前的今天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返中。圖爲神舟太空人任務歸來必訪錢學森。(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8日報導,今年,是中國大陸航太事業奠基人、「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回國70週年。從決定歸國到踏上祖國土地,錢學森經歷美國長達五年軟禁歲月。即使困難重重,歸國之心從未動搖。

「兩彈一星」是中國大陸對核彈(原子彈、氫彈)、飛彈及人造衛星的簡稱。

報導稱,1950年,美方爲阻止錢學森回國,以莫須有罪名將他拘禁,實施了非人道折磨。被非法關押的錢學森,失聲、暴瘦,但沒有影響他回國的決心。1955年6月,錢學森使用香菸紙寫下信件:「被美政府拘留,今已五年。無一日、一時、一刻,不思歸國參加偉大的建設高潮。」這封信被輾轉送到時任大陸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辦公桌上,經協調安排,同年10月8日,錢學森終於回到中國。

回國後的錢學森,積極參與中國火箭和太空事業的創建和規畫,並運用他所掌握的空氣動力、火箭發動機等領域的知識,爲中國培養了一大批航太技術人才。

1960年11月5日,在錢學森的參與和組織下,中國第一枚飛彈「東風一號」發射成功,「東風快遞」傳奇從此開啓。

隨後,成果不斷傳出。1966年「兩彈結合」試驗成功,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五個能用自己飛彈投送核武器的國家。

1970年透過無線電波,《東方紅》樂曲在浩瀚宇宙太空裡「響」起。從這一天起,地球之外的浩瀚蒼穹,有了中國人的印跡。

在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的發展問題上,錢學森答覆:「應將飛(太空)船方案也報中央」。這至關重要的十個字,清楚地表達了錢學森的判斷。

從「神舟五號」開始,每一位從太空凱旋的太空人,都會到錢學森家中,向這位中國航太奠基人報告好消息,「神舟七號」成爲錢學森一生中看到的最後一次中國載人航太任務。

如今,中國航太事業騰飛,正是源自錢學森長久以來的堅持與付出。懷揣着一腔熱血和報效祖國堅定信念,爲中國航太打開了一片廣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