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景觀轉場藝術 毛根織出簡愛樺的重生風景

▲藝術家簡愛樺以毛根爲媒材,走過病痛,重拾創作能量,透過作品訴說內心深處的堅定與柔軟。(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臺中報導

療愈纖維書寫重生篇章!走進中友百貨A棟10樓創意平臺,《印象花語:簡愛樺毛根藝術創作展》正悄然展開一場溫柔又堅韌的藝術旅程。展期自即日起至9月8日,邀請民衆在夏日午後,穿梭光影與情感交織的花語世界,細細感受來自藝術家的生命對話。

展出者簡愛樺原爲景觀設計師,一場病後的身體轉折,迫使她從快節奏的公共設計工作中抽身。面對復健的長路,她選擇拾起童年記憶中的毛根,一種多被視爲兒童美術素材的柔軟纖維,透過反覆扭繞與構形,重塑自己的生活節奏與心靈空間。

▲簡愛樺《印象.花語》創作展於中友百貨展出,以毛根纖維打造療愈花景,吸引衆多民衆駐足欣賞。(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每一根毛根的編織,都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簡愛樺坦言,創作過程中,她一點一滴地拼湊身心的完整,也逐漸從挫折中看見新的出口。此次展覽正是她與世界分享這段歷程的方式——不張揚,卻溫柔地存在。

展區分爲四大系列,從《光影》中以立體毛根重現梵谷經典筆觸、《花語》系列展現花朵與傘交織的情感象徵、《再生》展區用枯枝與毛根共同譜寫生命循環的隱喻,到《影片說明與創作背景區》讓觀者更貼近藝術家的心聲,每一處轉角,都藏着她與世界對話的語言。

作品色調多以印象派風格爲靈感,疊色柔和、觸感細膩,無論是花朵、光影或枝幹,都透露出「柔中帶剛」的生命哲學。而展場亦呼應中友百貨B棟13樓《印象派150th光影藝術展》的展覽氛圍,讓觀者在百貨空間內就能體驗一場層層遞進的美學散策。

中友百貨表示,《印象花語》不僅是一場視覺藝術展,更是一段生命故事的真誠訴說。以毛根藝術呈現實質的印象派作品,讓顧客來到中友百貨可以同時觀賞到不同型態呈現的印象派藝術,在炎熱的暑假歡迎民衆一同走進這座靜謐且充滿情感的藝術花園,見證一位創作者用雙手重新描繪人生的精彩旅程。

▲展場以花語爲主題,融合柔和燈光與繽紛毛根創作,展現簡愛樺對生命的溫柔詮釋。(圖/記者遊瓊華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