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交舊” 到 “售新” 一鍵直享 聊城以舊換新數字化生態顯成效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8日訊 聊城緊抓 “兩新” 政策機遇,依託以舊換新數字化平臺,構建起從“交舊-收舊-拆解-售新”的全鏈條數字化生態閉環,有力推動綠色消費升級,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取得良好成效。
隨着國補政策的深入實施,綠色、智能家電產品受到市場青睞。聊城市民李女士在購買空調時,在商場工作人員的協助下,通過手機“惠循環”小程序成功申領換新補助券,僅用十幾分鍾便完成了家電以舊換新流程。
“現在國補是20%,疊加舊空調的折價,一臺空調相比無補貼時優惠五百多元,非常實惠。並且用手機上的‘惠循環’小程序領取補貼,操作十分便捷。” 李女士表示。
市民能夠便捷享受換新服務,得益於高新區數字化平臺的技術支撐。在惠訊雲(山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持續對聊城市國家補貼發放平臺——“惠循環”以舊換新系統進行維護更新。
“我們平臺對數據真實性的核查是全流程自動化完成,生成的每筆訂單都按照流程進行實時監管,有效避免了補貼資金流失。監管部門只需對異常訂單進行覈查和驗收,大大提升補貼資金的流轉速度。” 該公司研發高級工程師張學順介紹。
補貼資金流失問題是政策落地前的一大痛點,針對此類問題,“惠循環”將各產品出廠規格型號、序列號、官方指導價等關鍵信息與補貼資格進行“多位一體”強綁定,杜絕了“一機多賣”、“序號造假”等違法違規操作。
“爲保障政策資金能夠精準發放到消費者手中,我們還進行自建商品條碼覈驗數據庫、藉助區塊鏈存證、加密算法等技術,爲銷售單、支付單等關鍵數據加設‘數字鎖’,將各種違規騙補行爲扼殺在萌芽階段,規範了商戶銷售行爲,讓消費者購買更安心。”公司研發高級工程師袁英浩告訴記者。
目前,“惠循環” 平臺已整合了34家回收和拆解企業,通過 “一物一碼” 溯源系統,爲每件廢舊家電賦予唯一身份編碼,在回收過程中實時追蹤倉儲、運輸、拆解全流程數據,有效避免因違規拆解造成的環境污染,防止翻新家電流入市場。
“我們整合回收企業、流通企業、生產商及拆解企業等各方資源,形成‘交舊-收舊-拆解-售新’全流程閉環系統,實現家電來源流向全程追溯、全鏈條監管,也爲政府決策提供了精準數據支撐。” 公司商務負責人韓善智說。
截至目前,“惠循環”平臺已構建起回收、拆解、售新全產業鏈條,日均處理訂單超3000單,累計發放補貼資金約2.2億元,年減少碳排放約3萬噸。
閃電新聞記者 趙赫 編輯 周曉 通訊員 國霄漢 聊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