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和服到Dior建築內裝 京都「西陣織」第12代傳人細尾真孝

西陣織是指京都西北區一帶職人制作的織物,歷史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200年前。(圖/財訊提供)

西陣織業者細尾公司,已傳承到第12代的細尾真孝。他認爲要維持傳統技藝,就要不斷創新。在他的努力下,細尾已獲得國際知名品牌的肯定,也將在大阪萬國博覽會展示最新的成果。

京都是許多外國觀光客到日本必定造訪的地方,而走在街上,與和服或日式織布相關的商品上,不時會看到「西陣織」這3個字,當地對這種織布技術耳熟能詳。

西陣織是指京都西北區一帶職人制作的織物,歷史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200年前。《財訊》雙週刊指出,它的特色是紗線染織的技術精緻,藉此在紡織品上呈現出繽紛的色彩,而且圖樣豐富、花紋獨創,向來是宮廷貴族的最愛。除了主要用在和服與和服腰帶上,其後也在手提包、錢包等小物上使用西陣織,讓更多人日常生活也得以接觸到日本這項傳統工藝。

300年老店 勇敢嘗試創新

西陣織從設計、原料準備,到編織、修整等,多達20道工序,每個步驟都需要不同的職人。但隨生活形態的改變和人口減少,例如以前父母會爲子女在20歲成人式時準備和服,但現在租賃即可,使和服需求驟降。2020年度西陣織出貨金額爲181億日圓,是1975年以來首次跌破200億日圓。

有感於西陣織產業的危機,1688年創業的細尾(HOSOO)第12代社長細尾真孝,開始爲西陣織創造新局。細尾回憶說,小時候半夜都會聽到織布機的嗒嗒聲,到朋友家玩,也一定會看到朋友媽媽在織布,可見當時生意有多興隆;但現在完全聽不到了,愈來愈多相關業者相繼停業。

細尾真孝說:「雖然我是長子,我父親或祖父從來沒要求我接班。其實我父親也是長子,他一開始也不打算接班,大學畢業後到纖維部門素有好評的伊藤忠商事上班,後來被派到米蘭的成衣廠商;這樣反而讓他能從外部來看西陣織,更能瞭解它的優點。」儘管當時和服生意還是很好,細尾父親希望讓國外人士也能注意到西陣織,因此決定回來繼承家業,嘗試向海外發展。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細尾真孝原本認爲家裡從事的是傳統產業,他一點都不想走這條路。而他高中開始迷上龐克樂團,一心想當音樂人,做「有創意」的事。大學時代熱中音樂活動,還融合音樂、時尚與藝術,成立了一個品牌,卻因爲沒有成本概念,只追求原創性,2年就結束營業了。

文章來源: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