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合肥到維多利亞港,訊飛醫療科技(02506)落地香港公司背後的全球化版圖

陳細明身姿挺拔地站在講臺上,用略帶港式口音的普通話,面對臺下近300名聽衆說道:“我感到極爲震憾”。

作爲香港數碼港主席,他此前在會場外深度體驗了科大訊飛及訊飛醫療科技(02506)的多款創新產品——而 6 月 24 日當天,恰逢訊飛醫療科技香港公司的開幕儀式。

在同期舉辦的論壇上,訊飛醫療科技正式發佈星火醫療大模型 V2.5 國際版。這款國際版實現“兩文三語”支持體系,即中文、英文雙語種,以及普通話、粵語、英語三語種交互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依託該大模型技術底座打造的居民 AI 健康助手“訊飛曉醫”,同步推出香港專屬版本,標誌着其服務版圖首次延伸至香港地區。

訊飛醫療科技總裁陶曉東告訴智通財經APP,這是訊飛醫療科技“立足大灣區、輻射全球”戰略的關鍵一步,公司將以香港爲支點,逐步拓展國際醫療業務佈局。

星火醫療大模型由訊飛醫療於2023年發佈,並歷經多次迭代。近日,中文醫療大模型權威評測平臺MedBench公佈最新榜單結果,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以綜合得分95.4的成績登頂榜單,複雜醫學推理、醫學語言理解、醫療安全和倫理等多項核心能力位居第一。。

此次發佈的 V2.5 國際版進一步強化專科診療能力。通過融合“快思考”直覺判斷與循證長思維鏈的“慢思考”機制,該模型在全科診療基礎上,可實現心血管內科、兒科、呼吸內科等專科的深層次診斷推理。實測數據顯示,其在上述專科臨牀場景中的綜合診療能力已達三甲醫院主治醫師水平,尤其在診療建議的完整性、實用性和可讀性等維度超越人類醫生。

陶曉東認爲,香港堪稱訊飛醫療科技國際化的橋頭堡。香港醫療的數據以英語爲主,“絕大多數我們合作的醫生有海外訓練背景”,他們相較內地醫生更熟知海外特別是歐美的醫療體系,“他們能精準協助我們,將香港的醫療英文數據轉化爲訓練國際版 AI 的核心語料”。

目前公司已與養和醫院、瑪麗醫院等機構展開溝通,並正與香港醫院管理局探討合作可能。“醫療雖有地域文化屬性,卻無國界之分。”陶曉東強調,訊飛科技醫療需要深耕、聚集理解香港的醫療需求,然後以香港爲基地,以打造真正國際化的產品體系。

資料顯示,成立於 2016 年的訊飛醫療科技,於 2024 年入駐香港數碼港設立國際研究院,並於同年 12 月登陸港交所主板,成爲“醫療大模型第一股”。

其2024年全年財報顯示,訊飛醫療科技發佈實現營收7.34億元,同比增長32.0%;毛利潤4.04億元,同比增長28.4%;歸母淨利潤爲-1.33億元,相比2023年虧損收窄8.5%。

報告期內,訊飛醫療科技毛利率爲55.1%,繼續維持一個行業領先水平位置。公司預計收入規模將快速增長,同時毛利水平將得到提升。

對於市場關注的公司盈利時間表問題,陶曉東坦言,儘管當前AI醫療賽道非常火熱,但多數企業仍處於虧損狀態。不過他透露,訊飛醫療科技有望在未來一兩年內實現盈利。

目前AI醫療賽道正處發展的黃金期,大廠爭相逐鹿,技術角逐升級。在陶曉東看來:“AI醫療產業目前仍處於爬坡階段,還沒有到爆發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一體化進程正在加速。除卻香港下重金大力引進國內醫療人才外,越來越多的港人北上至廣州、深圳、珠海等地看病診療,而香港遠程醫療服務的拓展、內地醫生熟悉香港醫療體系的培訓需求日趨迫切。

陶曉東說,公司已關注到港人北上就醫潮及擬赴香港的內地醫生培訓需求,正與香港機構洽談相關合作項目。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