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固定收費”到“浮動收費”,有基金2024年“退費”0.23億元
隨着公募基金2024年年報披露完畢,各類型產品管理費情況出爐。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募基金費率改革背景下,一些浮動費率產品出現了“退管理費”的情況。
南方瑞合三年定開混合2024年年報顯示,基金年內發生的管理費爲-0.23億元。基金公司表示,主要是因爲去年9月進入三年一次申贖期,由於上一個封閉期沒有帶來收益,基金全額退還了期內所預收的管理費。
據悉,該基金也是2024年統計的基金管理費中,唯一年度管理費爲負的基金。未來,隨着浮動費率基金的運作持續推進,類似情況或仍有可能出現。
有浮動費率基金“退管理費”
提及浮動費率基金管理費的收取差異,無外乎在管理費費率之上,或在費率之下。有的與業績掛鉤的產品也表示,倘若計算週期內不達標就會返還管理費到基金資產。這意味着,如果影響管理費收取的條件觸發下調或者返還機制,基金在規定時間內的運營績效可能爲負。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已有浮動費率基金實施“退管理費”。根據南方瑞合三年定開混合2024年年報數據,2024年該基金應支付管理費爲-0.23億元。管理費收入爲負,不僅是此類型基金的特例,在所有基金的統計當中也是唯一一例。
而從業績來看,這隻基金2024年的表現並不差。Wind統計顯示,所有浮動費率基金統計當中,2024年業績排名前三的是中歐時代共贏A1、A2、A3;緊隨其後的就是史博管理的南方瑞合三年定開混合,全年業績錄得23.05%。
不過由於南方瑞合三年定開混合爲定開基金,基金合同規定了這隻基金在每個封閉期的最後一日,若基金份額累計淨值小於或等於該封閉期期初基金份額累計淨值,則該封閉期及前一開放期內的管理費全額返還至基金資產。因此,可能出現當期應支付的管理費和淨管理費爲負值的情況。
由此可見,浮動費率的設置不同於整個年度的結算或比較,有些基金因爲要根據特定的評判週期來確定管理費收取是否調整,實際的年報“賬單”也會出現差異。即便是管理費實收爲正的基金當中,Wind統計顯示,所有浮動管理費型基金當中,除了個別份額產品沒有固定管理費率之外,實際發生的管理費應支付額普遍低於年末規模對應管理費率的測算值。
浮動費率基金2024年業績差距明顯
前述基金當中,部分產品年度業績排名靠前,但由於管理費的浮動收取機制不同,對當年的管理費實收影響較大。但對於一些產品的浮動費率機制來說,卻與業績深度綁定。從這些產品的年度業績來看,首尾差距也十分明顯。
Wind統計顯示,目前有216只浮動費率型基金與業績掛鉤(統計所有份額)。從主動權益類基金來看(統計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基金),有87只基金。前者來看,首尾業績相差近40個百分點;後者來看,首尾業績相差超30個百分點。
從主動權益類基金來看,Wind統計顯示,大成至信回報三年定開去年的業績錄得22.30%,東方紅啓程三年錄得-12.29%,首尾業績相差近35個百分點。
這兩隻基金的浮動管理費率政策中,均有業績報酬的加成項目,即按照對應份額的區間業績目標,已達成的將收取額外的報酬,相當於將超額業績中的一小部分返給基金公司。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從基金公司方面獲悉,前者暫時未到開放贖回期,目前仍以基礎費率執行收取,不涉及業績報酬加成;而後者雖然開放申贖,但要根據持有人贖回時的平均業績水平來測算是否提取業績報酬。
當然,這些業績差異較大的基金在資產配置以及產品策略上也有很大差異。有分析指出,這與基金經理的個人風格以及投資能力圈綁定較深。但就浮動費率基金的推行來看,的確也促成了管理人和投資者共擔利益與風險的範式,未來也會持續激勵基金經理髮揮主動管理能力,保持業績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